目前我國乙肝感染者有1.2億,其中慢性肝炎20%以上轉化為肝硬化或肝癌。而對於健康人群來說,很多不良生活習慣正在侵蝕著人們的肝髒。春季是肝炎病毒活躍期,上期的健康大講堂我們走進湖北省中山醫院,肝病專家張建軍教授給讀者朋友帶來了一場生動實用的“愛肝護肝治肝”科普講座,更指出了對肝病的一些錯誤認識。
觀點集納
●治療乙肝,別相信所謂的“祖傳秘方”,這個病本來就是1972年才被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命名的,談何祖傳?
●“小三陽”未必就比“大三陽”要高枕無憂。肝癌病人中的90%檢測有乙肝“小三陽”。如果家族中有患肝癌的親屬,乙肝“小三陽”者就屬於癌變的高危人群,需要長期堅持定期檢查,警惕癌變,早發現,早治療。
●別被DNA的多少給“嚇”怕了。乙肝病毒DNA(HBVDNA)含量的高低並不標志病情的輕重,真正反映乙肝病情嚴重程度的是肝功系列指標。
●一定不要盲目追求表面抗原轉陰。臨床上,表面抗原轉陰的患者是有,他們只是運氣好,並不是治療效果有多好。我們一年接診幾千名乙肝患者中,才能碰到那麼幾例。
●成年之後再感染上乙肝、丙肝並不可怕,經過科學規范的治療,發展成肝硬化、肝癌的可能性比較小;但如果是母嬰傳播感染上的,不僅治療困難,而且對身體的危害也要大得多。
●因喝酒導致肝硬化的死亡比例已名列歐美國家死亡原因的前5名,酒精性肝硬化到了晚期很難治,效果差。喝酒傷肝,少喝一杯或爭取戒酒是最好的保肝良方。
怎樣認識乙肝治療效果
對於如何正確認識乙肝治療的目標,張建軍教授解釋說,乙肝治療的目標是最大限度地長期抑制或消除乙肝病毒。如能實現表面抗原轉換,當然是最好的結果,這相當於運動員贏得了金牌,但這在臨床上是不多見的,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實現e抗原的血清學轉換,相當於贏得了銀牌,這是更現實的目標;如果可以抑制乙肝病毒使乙肝病毒的DNA(核酸)轉陰,則相當於贏得了銅牌。一味追求表面抗原轉換對大多數患者來說並不現實,這就好像只有極少數運動員才能拿到金牌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