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肝病網 >> 肝病護理 >> 肝病預防 >> 飲食衛生很重要 預防甲肝把好“入口”關

飲食衛生很重要 預防甲肝把好“入口”關

  甲型病毒性肝炎簡稱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自感染病毒至發病大約1個月時間。臨床主要表現為急起發病,有畏寒、發熱、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疲乏、尿呈褐色,肝腫大及肝功能異常,部分病人可出現黃疸。

  甲型肝炎的傳染源主要是急性患者和亞臨床感染者,病人自潛伏末期至發病後10天傳染性最大,糞-口途徑是其主要傳播途徑。受病人的糞便、尿、嘔吐物污染的食物、食具、水源就可引起傳播;食品從業人員受感染也可引起傳播;養殖於受糞便污染水中的貝類(牡蛎、蛤)可導致爆發流行;下水道暢通不良,擁擠和不衛生的環境可促使病毒傳播。

  凡是未感染過甲型肝炎病毒的人,無論是兒童還是成人均是易感者,15歲以下的兒童及青少年最容易患甲型肝炎。病後可獲得持久免疫力。

  甲型肝炎目前尚無特效藥物治療,因此做好預防工作尤為重要。預防甲肝關鍵在於把好“病從口入”關,主要可采取以下措施:

  搞好飲水衛生

  加強飲水消毒,不論是自來水,還是井水、河水、塘水都要消毒。如50公斤水加漂粉精片1片,就可殺滅甲肝病毒;如已有甲肝流行可適當加大漂粉精用量。為防止水源和農作物受到污染,不要用新鮮糞便下田,不要在河、塘內洗甲肝病人的衣物等。

  不吃不干淨的食物,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淨。

  毛蚶、蛤蜊等水產品可能粘附甲肝病毒,不要生吃或半生吃。直接入口的食物如醬菜、涼拌的菜,不要在可能受污染的水中洗滌。

  講究餐具茶具的衛生有肝炎流行時,勿辦酒席。

  因甲肝病人在症狀出現之前消化道就有病毒排出,在甲肝流行時自辦酒席,賓客中可能有尚未發作的病人,容易引起參宴者甲肝爆發。

  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

  甲肝病人出現明顯症狀以前,就有很強的傳染性,所以愈早發現、早隔離,就愈能減少傳染的危險。在甲肝流行期,托幼機構要加強對兒童的檢查,以便早期發現病人,早期隔離。甲肝病人的住室、活動的房間和衣物要消毒。

  可用中草藥預防

  服用垂柳湯:取鮮嫩垂柳枝連葉100克,加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分2次服,連服4天;口服板藍根沖劑:成人每次1袋,每日2次,開水沖服,連服5天~10天。兒童減半。

  接種丙種球蛋白

  與病人有親密接觸者,尤其是嬰幼兒,應於接觸後一周內肌肉注射丙種球蛋白,劑量為

  每千克體重0.02ml至0.05ml。成人注射5ml,有一定的預防作用。非疫區人員進入疫區前,注射0.02ml/kg,約3個月時間內可有效防護。

  接種甲肝減毒活疫苗

  甲型肝炎減毒活疫苗接種兩次,初次免疫時間為一周歲以上的甲肝易感者,初免6個月後再加強免疫,即可獲終生免疫。過去已接種過甲肝活疫苗者,不論年齡、間隔時間長短,均可加強免疫接種。有發燒、感染、對疫苗過敏者或血小板低下、有出血傾向者不宜接種疫苗。

  目前認為應該接種甲型肝炎疫苗的對象,包括去流行地區的旅客、甲型肝炎患者的家中成員及伴侶、同性戀者、有血友病者、注射藥瘾者、職業或平時接觸的環境容易得到感染者。

Copyright © 環球肝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