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是一種嚴重的慢性血源性感染疾病,並可能導致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等。目前,全球約有1.8億人長期患有丙肝。但與常見的乙型肝炎不同的是,相當數量的丙肝患者可以通過藥物治療恢復健康。專家呼吁,丙肝患者一定要堅定戰勝疾病的信心,一方面要提高認知度和檢測意識,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另一方面在確診後一定要堅持用藥,特別是那些難治型的丙肝患者,必要時應延長聯合用藥至72周。丙肝問題專家幫你解答
第一課:關於丙肝
肝髒健康新殺手
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全球估計1.7億人感染丙型肝炎,每年新感染者300-400萬例,死亡25萬例,占所有傳染病死因的第10位。估計在今後10-15年內,丙型肝炎相關死亡率將繼續上升,到2015年丙型肝炎相關死亡病例將增加2倍,2025年將增至3倍。丙型肝炎是由丙肝病毒(HCV)引起的一種主要經血液傳播的傳染性疾病,在全世界性范圍內流行。我國屬丙型肝炎中度流行地區。
隱蔽性強
據1992年全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我國一般人群的丙型肝炎抗體流行率為3.2%,約有4000萬HCV感染者。但我國年診斷出的丙肝患者僅三萬多人,大多數感染者因無法及時診斷和治療而被延誤。丙肝已成為乙肝之外,我國肝病工作者面臨的重大挑戰。
損害性大
丙肝對肝髒的破壞是持續的、不可逆轉的。丙型肝炎約75%- 85%易發展為慢性, 急性丙型肝炎可發展為慢性丙型肝炎甚至肝硬化和肝癌。感染丙肝 20年後,肝硬化的年發生率為10%-15%,一旦發展為肝硬化,每年肝癌的發生率為1%-7%。因此,丙型肝炎嚴重威脅人們的健康和生命,給患者的家庭及社會造成巨大的經濟負擔,已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和公共衛生問題。
第二課: 丙肝的預防措施
丙肝的病因
丙型肝炎在1989年科學家發現丙型肝炎病毒之前,丙型肝炎一直被人們認為是非甲非乙型肝炎。事實上,人們對丙型肝炎的研究和認識就是在這十多年中發展起來的。該病感染過程不易被發現,感染後因為沒有明顯的症狀而隱匿發展,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幾年,甚至幾十年才發現自己患了丙型肝炎,部分人已經發展為肝硬化、肝癌,導致患者失去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機會。僅有一小部分人在急性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後,1月至數月出現乏力、納差、黃疸等症狀,2~3周自行緩解,大多可以無任何感覺。80%以上的急性患者發展為慢性丙型肝炎,輕度的疲勞是慢性丙型肝炎最常見的表現,由於這種現象普遍會被人忽略,不少人是在體檢時發現谷丙轉氨酶升高,進一步檢查丙型肝炎抗體、抗原時,才發現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甚至有的患者在診斷出丙型肝炎時已到了肝髒病變的晚期,失去了早期治療的機會,唯一的等待就是肝移植手術,給國家、社會、家庭、個人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丙肝的傳播途徑
它與乙肝病毒一樣,主要經血液傳播,它有以下幾種主要的傳播方式:
1.HCV主要經血液傳播
主要有:(1)經輸血和血制品傳播。我國自1993年對 獻血員篩查抗-HCV後,該途徑得到了有效控制。 (2)經破損的皮膚和黏膜傳播。 這是目前最主要的傳播方式,在某些地區,因靜脈注射毒品導致HCV傳播占60%~9 0%。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針頭、未經嚴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內鏡、侵襲性操作和針刺等也是經皮膚和黏膜傳播的重要途徑。一些可能導致皮膚破損和血液暴露的傳統醫療方法也與HCV傳播有關;共用剃須刀、牙刷、文身和穿耳環孔等也是HCV潛在的經血傳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