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肝病網 >> 肝部疾病 >> 肝癌 >> 關於肝癌 >> 生物學角度解析肝癌治療

生物學角度解析肝癌治療

  據統計,廣東的肝癌發病率目前已經達到4%,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近日,在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主辦的廣東省肝髒外科新技術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復旦大學肝癌研究所所長湯钊猷教授從生物學的角度介紹了肝癌治療的趨勢。

  湯钊猷指出,過去接近一個世紀,醫學界對肝癌的治療都是建立在病理學的基礎上的。病理學主要研究癌細胞,治療的目標是消滅腫瘤、癌細胞,主要有手術、放療、化療、局部治療、介入治療等治療手段,並且以控制腫瘤的總有效率來作為評價治療方法的指標。

  “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生物學也開始影響肝癌治療,目前的治療兼具病理學和生物學的特點。站在生物學的角度看,癌症治療研究的對象不僅僅是癌細胞,而是機體遺傳條件、體內微環境和癌細胞三者組成的整體,所以從生物學角度評價一個治療方法,是要看患者的總生存期,其中包括患者帶瘤生存的時間。分子靶向治療、免疫基因療法等是生物學方面的主要應用手段。”

  生物學角度看早診早治:

  並不能徹底解決問題

  湯钊猷表示,早診早治無疑使手術切除肝癌的效果大大提高。臨床上把單個癌結節最大直徑不超過3厘米或兩個癌結節直徑之和不超過3厘米的肝癌稱為小肝癌,這類患者目前手術切除後五年生存率已經達到57.3%,但如果等發展到大肝癌才發現病情並且進行手術切除,五年生存率只有30.9%。

  但他指出,手術切除肝癌的五年生存率都已經接近了高限,提高的空間似乎並不大。以復旦大學肝癌研究所做過的小肝癌切除手術為例,1958年至1974年間的5年生存率只有1/3,而在1974年至1989年達到了55.2%。“然而從1989年到2005年,這一數字僅僅上升了幾個百分點,說明手術切除小肝癌的治療效果已經接近了其高限,其他的治療方法如射頻、肝移植等也同樣遇到了這個問題。”他還表示,即使是小肝癌也有很高的侵襲、轉移或者復發的潛能,“所以早診早治不能徹底解決問題”。

  生物學角度看癌症侵襲轉移:

  癌細胞可能“改邪歸正”

  因此,湯钊猷認為,從生物學的角度上看,肝癌治療應該有更高的要求,即既要針對腫瘤,也要針對殘留的腫瘤細胞,“肝癌既是局部病變,更是全身病變,兼顧病人神經、內分泌、代謝、免疫系統的全身綜合治療將是長遠的治療方向。”

  癌症的轉移讓不少腫瘤患者和家屬談之色變,但湯钊猷表示,醫學界利用一個用了12年時間建立的肝癌轉移模型系統發現,實驗室小鼠體內的微環境可以明顯改變癌的生物學特性,“這說明癌症侵襲轉移可能使病情變壞,也可能使病情變好,今後的綜合治療有望能讓轉移的癌細胞‘改邪歸正’。”他同時表示,綜合治療的不同模式目前都還處於開始階段,通過循證醫學證明的還比較少,但從生物學角度研究綜合治療將會是未來研究的趨勢。

Copyright © 環球肝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