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肝病網 >> 肝部疾病 >> 肝癌 >> 關於肝癌 >> 肝癌也玩“家族聚集”?

肝癌也玩“家族聚集”?

  根據流行病學研究,肝癌的人群分布特點是,愈是高危人群,發病的年齡愈低,男女性別比愈高。說明家族聚集性發病的家族成員肝癌的危險因素增高。然而肝癌的病因迄今尚未闡明,已明確的是肝癌與乙肝病毒(HBV)感染存在密切關系。

  在我國,乙肝病毒更是導致肝癌的主要原因。HBV不僅具有致癌性,而且對肝癌的生物學行為也具有潛在影響,HBV.X基因可能通過調節IGFS.IRSS信號通道狀態促進肝癌生長。流行病學及臨床研究證實,在乙肝聚集家庭中往往呈現出肝細胞癌高發特點。Yu等報道,台灣地區乙肝聚集家庭中有55.7%的成員進展為肝癌。Gao等對我國泰興202個肝癌聚集家庭進行分析,其HBV感染率為41.39%。邵鳳珍對天津地區乙肝的研究也顯示,家族性乙肝發展為肝硬化或肝癌的患病率占70%。

  對於肝癌發病具有的這種特性,許多學者認為是肝炎病毒的垂直傳播及暴露於共同的高危環境中所引起。然而共同生活環境下大多數病毒性肝炎患者並未患肝癌,而有肝癌家族史,不共同生活的同胞中肝癌患病率高於無家族史的對照組,這也是不爭的事實。曾有研究發現同樣在HBV感染存在的條件下家族聚集性肝癌實驗組發生肝癌的易感性升高。

  從腫瘤的生物學特性上看,研究發現家族聚集性肝癌實驗組3年復發率高於非家族聚集性肝癌組。且研究表明肝癌切除術後肝內復發有兩種來源,一是由於腫瘤侵犯肝血窦,經過門靜脈系統播散至肝的其他部分形成微轉移灶,術後殘癌增大,形成復發病灶。二是因為肝癌具有多中心起源,但常是部分肝細胞發生遺傳突變,受異常的激發,增殖形成腫瘤狀肝細胞癌。另外,有一部分可能有處於靜止狀態的遺傳突變,原來受抑制的原位癌,在一定條件下其抑制減弱或喪失,從而過度分裂、增殖形成新的腫瘤狀肝癌,即以復發的形式表現出來。

  研究發現≥1年復發的肝癌幾乎是多中心發生來源。有研究結果說明家族聚集性肝癌實驗組(FH)及非家族聚集性肝癌組(NF)腫瘤的惡性程度、侵襲、轉移等生物學特性無明顯差異,但FH患者腫瘤切除後其殘肝細胞形成新生腫瘤的易感性仍然高於NF患者。近年來研究發現,FH存在特異的染色體變異,這些染色體區域可能存在家族性肝癌相關的遺傳易感基因。

  因此認為,FH可能是患者在高遺傳易感性基礎上,對致癌因素(如乙肝家族性發病)的敏感性增高,從而引發肝癌發病在家族內聚集的現象。

Copyright © 環球肝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