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臨床上早期可無症狀,後期可出現肝功能衰退和門靜脈高壓的種種表現。肝硬化雖然有許多病因,但飲食失調,酒精和其他毒素的損害,在肝硬化的形成和發展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肝硬化病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強調飲食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高蛋白飲食。高蛋白飲食對於已損害的肝細胞具有促進修復作用,對有腹水、低蛋白血症而無肝性昏迷的病人尤為適宜。肝硬化調養不能忽視的大問題
(1)糖類食物:足夠的糖類供應。一般來說,糖類在飲食中比例占40%,糖既保護肝髒,增強機體抵抗力,又減少蛋白質分解。由於病人肝功受損,過多用糖導致體胖,甚至形成脂肪肝,加重肝髒負擔。
(2)蛋白質食物:對肝硬化患者而言,蛋白質的補充應按蛋白質的缺乏程度及病情決定,能夠進食的患者采用口服,而嚴重消化不良,吸收功能差者,應考慮輸入氨基酸、蛋白和血漿。每天膳食中有60g高效蛋白可滿足需要,可交替食用魚、瘦肉、蛋類、乳類、豆制品。當有肝損傾向時,每天不宜超過20g。
(3)脂類食物:肝硬化時,脂類代謝受到影響,同時脂類的代謝又可引起肝髒損傷,因此肝功能明顯受損時,嚴格低脂肪飲食,減輕肝髒負擔,加強補充蛋白和糖類,防止脂肪肝發生。
(4)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肝硬化由於多方面因素可造成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新鮮蔬菜、水果含豐富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是最好的食品。注意補充維生素B1、B2 、C、E和K,微量元素如鋅如硒,已出現維生素缺乏症狀的應口服或肌肉或皮下注射。
(5)限制水和鹽:對腹水或浮腫病人,一定要控制鈉鹽和水攝入量。
(6)有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者,禁食硬食、油炸、粗纖維食物,以防損傷食道粘膜而出血。
肝硬化病人由於肝細胞受損嚴重,使其合成蛋白的能力下降,血漿蛋白中的白蛋白是由肝髒合成的,一旦肝硬化病人進入失代償期,則導致白蛋白明顯降低,進一步導致腹水的產生,因此肝硬化病人應定期補充蛋白質。
但是,由於蛋白質分解後,在腸道一些細菌的作用下產生氨,在正常情況下,可被肝細胞通過解毒作用而消除,但慢性肝病、肝硬化患者,由於肝細胞大量壞死或有效細胞明顯減少及其他原因,導致這些有毒物質繞過肝細胞,不被解毒,進入體循環,引起大腦功能障礙,使病人出現神志模糊,情志異常,甚至導致死亡。臨床上因為吃一個雞蛋而導致肝昏迷的並不少見。
因此,在肝昏迷期應嚴格控制蛋白飲食,每日至少供應6688焦爾熱量,給予葡萄糖和支鏈氨基酸制劑。恢復期先給予蛋白20g/d,以後增加到40g,即使完全清醒也不能超過50g/d
禁酒
肝硬化患者必須絕對禁酒。因肝髒幾乎是酒精代謝、分解的唯一場所。大量研究表明,酒精對肝髒有直接的損傷作用,患者切不可掉以輕心。有人認為少量飲酒或偶爾飲酒並無大礙,其實不然。任何含有酒精的溶液,即使含量再小,進入機體後都需要肝髒的分解。在其分解過程中,輔酶I轉變為還原型輔酶I的增多,使肝小時中央區的肝細胞因缺氧而環死和纖維化。同時,實驗室表明,酒精能抑制細胞所合成的糖蛋白和白蛋白的分泌排出,在肝細胞嚴重受損、肝髒本身也已出現纖維硬化時,再飲酒加重肝髒負擔,豈不是對肝髒落井下石。總之,肝硬化患者飲酒,百弊而無一利,須謹慎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