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並發食管、胃底靜脈破裂出血多發生於中年男性,大多數患者有慢性肝病、黃疸、血吸蟲病或慢性酒精中毒病史。發病前,絕大多數患者無明顯先兆或不適,有些病人在嘔血前有上腹飽脹感。本病致嘔血量較多,多呈鮮紅色,湧吐而出,有些病例呈噴射性嘔血。
一旦發生嘔血,家屬應立即將患者送往醫院采取急救措施,同時矚患者去枕平臥,禁熱食及其他蛋白質性食物。
上消化道出血的搶救原則是:支持療法,輸液,輸血, 以防止和糾正休克,使用相應止血藥物。搶救過程以輸血最為重要,並用含豐富凝血因子的新鮮血。搶救的另一重要措施是止血。方法包括藥物止血、機械壓迫(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內窺鏡下血管栓塞止血和手術止血。
①藥物止血:肝硬化門靜脈高壓導致食管及胃底靜脈出血,應設法降低門靜脈壓力,可口服心得安或靜脈滴注垂體後葉素,八肽加壓素及生長抑素。同時使用止血劑,如維生素K、安絡血、6-氨基乙酸、抗血纖溶芳酸及中藥白芨粉、紫珠草等。
②機械止血:主要為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如使用上述藥物仍無止血效果,而又不能立即進行手術治療者應立即采用此法。如氣囊放置位恰當,可達到止血效果。應用時,胃囊充氣要多,一般充200-400毫升;食管囊充氣相對要少(80毫升),因為食管靜脈曲張多源於胃底靜脈,只要胃底靜脈被壓迫住,出血就可止。若出血仍不能有效止住,應繼續加大對食管囊充氣量。有人也主張胃管內注入生理鹽水加去甲腎上腺素8毫克,以收縮胃粘膜血管,從而對氣囊壓迫後繼續出血者產生作用。為避免受壓粘膜損傷,應每壓迫 12小時即放氣1-2小時。壓迫止血措施一般不超過3天,3 天後仍有出血者應考慮采取其他措施。
③內窺鏡止血:對內科保守治療無效的病人可使用內窺鏡下硬化劑止血法。急性出血的止血率達 95%,對於止血部位的血管進行栓塞止血,如出血部位不易判定的,可在內窺鏡下噴撒凝血酶止血。
④手術治療:應用上述方法治療仍大量出血或反復出血者,應考慮手術治療,方法有:結扎胃底和食管曲張靜脈;橫切胃底部,再作胃-胃吻合術;若病人全身情況尚穩定者,可考慮作門靜脈或脾腎靜脈吻合分流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