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多種因素長期作用導致的慢性肝損害,不同患者的發病原因不同,症狀表現各異,因此在治療前有必要進行詳細的診查。許多慢性肝炎患者,都很怕自己的病情發展為肝硬化,但是對於肝硬化的診斷卻不清楚,拿到化驗單不知其所雲。那麼,肝硬化的診斷標准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1.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肝硬化檢查的標准中此項增高常見於急性肝炎、中毒性肝壞死;輕度或中度增高見於慢性遷延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脂肪肝等,但不表明丙氨酸氨基轉移酶越高病情就越重。
2.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種種肝硬化檢查的標准在肝炎、肝壞死等均可增高,常與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同時檢測,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存在於肝髒外,如心、腎、腦,胰血細胞中,所以僅有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上升,還應警惕其他髒器病變。ast/alt比值升高,提示肝細胞壞死程度較重或酒精中毒引起的肝髒炎症。
3.γ-谷氨酰轉肽酶(ggt):急慢性肝炎時中度增高,膽汁淤積和惡性病變時,可顯著上升。
4.總蛋白(tp):肝壞死、肝硬化時減低,若小於6g/dl,提示肝髒蛋白的合成障礙。
5.白蛋白(alb):急性重型肝炎、肝硬化時減低,常小於3.5g/dl,提示肝髒白蛋白的合成障礙。
6.前白蛋白(pa):這是一種肝髒合成的糖蛋白,反映肝髒合成分泌蛋白的功能。前白蛋白減低見於肝癌、肝硬化、慢性活動性肝炎、阻塞性黃疸,是早期肝功能損害的指標。
7.球蛋白(g):慢性肝炎、肝硬化時增高,若明顯增高,提示病情較重,必須定期復查,動態觀察。
8.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1常見於慢性活動性肝炎、肝硬化,提示存在慢性肝實質性損害。若a/g比值持續倒置,提示預後較差。
9.血清總膽紅素(tbil):是直接膽紅素與間接膽紅素的總和。急性黃疸型肝炎、重型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肝硬化時,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常同時增高,提示為重型肝炎。
10.凝血酶原時間測定(pt):肝炎、肝硬化、肝癌時延長,常大於13秒。
11.甲胎蛋白(afp):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時,甲胎蛋白升高不多,這種肝硬化檢查的標准一般小於300μg/l。但是原發性肝癌時甲胎蛋白往往大於1000μg/l。
12.肝髒纖維化的檢查:包括ⅲ型前膠原肽(pⅲp)、ⅲ型前膠原(pcⅲ)、ⅳ型膠原(pcⅳ)、層粘連蛋白、透明質酸及脯氨酸肽酶等。急性肝炎常無明顯改變,而慢性活動性肝炎、慢性遷延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時常顯著增高,肝病患者各種膠原均增加,但最重要的是構成基底膜的ⅳ型膠原增加,常大於150μg/l。肝纖維化程度越嚴重,表明肝功能狀況越不好。
文來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權益,請聯絡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