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飲食進行營養治療,可避免加重肝髒的負荷與傷害,促進肝組織的再生與肝髒功能的恢復;同時供給胎兒足夠的營養與熱能,盡可能減少對胎兒正常發育的影響。
其飲食調養原則是:采用高蛋白、高熱量、充足維生素的清淡易消化飲食,注意飲食中鐵、鈣等無機鹽的供給。切忌油膩食品與難消化的干果類食物以及辛辣有劇烈刺激性調味品,應禁酒。主要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①供給充足維生素
這是妊娠期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也是滿足胎兒健康發育和避免畸形的需要。胎兒正常發育需要大量的維生素C,當患肝炎時,母體的維生素C更易發生不足,故妊娠肝患者每日維生素C的供給標准應為80~100毫克。
②注意補充葉酸
葉酸參與合成脫氧核糖核酸(DNA)及核糖核酸(RNA)。由於妊娠期雌激素、黃體酮分泌增加,加之肝炎病毒的破壞,造成葉酸的代謝紊亂,易使患者產生巨紅細胞性貧血。
此外,有報道指出:妊娠肝患者如果缺少葉酸,胎兒發生神經系統缺陷如無腦兒、脊柱裂等神經管畸形的危險增高。因此,孕婦對葉酸的需要量較一般成年女子約增加1倍,應多進食動物肝、腎及含葉酸多的蔬菜。
③注意飲食中鐵、鈣等的供給
妊娠期鐵的需要量增高,孕婦除需要補充自身消耗外,尚需儲留相當數量的鐵,以補償分娩時的損失,同時胎兒也要儲存一部分鐵,以供出生後6個月內的消耗。
因此,妊娠期每日飲食中鐵的供給量應以18毫克為宜。飲食中的鐵,以動物性食物中的鐵的吸收率較高,一般為10%~20%左右,而植物性食物中的鐵的吸收率則較低,如大米僅1%,大豆為7%。可見應多食動物肝髒、血、瘦肉、蛋黃等富含鐵質的食物;至於豆類及各種綠葉菜等也是含鐵較多的食物,宜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