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肝病網 >> 肝部疾病 >> 其他肝病 >> 慢性重型肝炎發生與微生態失衡有關

慢性重型肝炎發生與微生態失衡有關

  由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李蘭娟教授主持完成的《重型肝炎腸道微生態變化的研究》成果,對闡明慢性重型肝炎發病機理具有極重要意義的問題作出了肯定而仔細的回答。

  由李蘭娟教授主持的課題組自1994年開始,應用微生態學的理論和方法,對慢性重型肝炎、慢性肝炎腸道菌群微生態變化及這種變化在慢性重型肝炎發病過程中的作用,以及微生態制劑治療慢性肝炎的臨床作用進行了系統的研究,並取得了系列創新性成果。

  包括:首次發現慢性重型肝炎病人腸道菌群微生態有顯著的變化,包括有益菌雙歧桿菌在內的專性厭氧菌數量顯著減少,以革蘭陰性桿菌為主的兼性厭氧菌腸桿菌顯著增加,且腸道微生態失衡程度與肝炎病情嚴重程度有關;首次論證並提出了雙歧桿菌與腸桿菌科細菌數量對數值的比值(B/E值),可以作為腸道菌群定植抗力指標的新觀點,認為B/E值對臨床有很好的參考意義;首次在浙江獲得了正常人群腸道菌群微生態值的數據;初步證實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腸道微生態失調、定植抗力下降與其血內毒素升高及肝髒的進一步損傷有關;率先提出了腸道微生態失衡可能在慢性重型肝炎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起一定作用的觀點,並在臨床研究中證實了雙歧桿菌活菌制劑可以降低慢性肝炎患者血內毒素水平。
 

Copyright © 環球肝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