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髒作為人體的重要器官之一,因其具有合成、解毒、代謝、分泌、生物轉化以及免疫防御等功能,故又被稱為“加工廠”。當受到多種因素(如病毒、酒精、藥物等)引起嚴重損害時,造成肝細胞大量壞死,導致上述功能發生嚴重障礙或失代償,進而出現以凝血機制障礙和黃疸、肝性腦病、腹水等為主要表現的一組臨床症候群,稱之為肝衰竭。目前肝衰竭的臨床治療尚無特異有效的治療手段,強調綜合治療,包括內科基礎治療、人工肝支持治療和肝髒移植治療三方面。
藥物治療
(1)內科基礎治療原則: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針對不同病因采取相應的綜合治療,並積極防治各種並發症,為肝細胞的再生贏得時間。
①一般支持治療:臥床休息、嚴格消毒隔離、保證每日能量和液體供給、維持內環境穩定、動態監測肝功能、血生化、凝血項等變化。
②針對病因和發病機制的治療:
a病因治療:對於乙肝病毒標志物陽性及HBVDNA陽性的肝衰竭患者,在知情同意的基礎上盡早酌情使用核苷類似物如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恩替卡韋等,臨床研究顯示:積極有效的抗病毒治療可抑制病毒復制,近期可遏制肝衰竭的炎症過程,遠期可抑制炎症發作,延緩肝纖維化,降低肝癌發生;但應注意後續治療中病毒變異和停藥後病情加重的可能。對於藥物或酒精所致肝衰竭,及時停用可疑藥物和嚴格戒酒。
b激素治療:研究表明,糖皮質激素對降低急性肝衰竭(尤其是酒精性肝衰竭)病死率有顯著效果,但糖皮質激素對HBV所致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應用存在一定爭議。周先珊等通過對63例早期慢性重型乙型肝炎/ACLF患者的隨機分組研究發現,在抗病毒治療的基礎上應用糖皮質激素(地塞米松10mg/日×7天,後逐漸減量,總療程7周)可有效改善臨床症狀、總膽紅素及凝血酶原活動度,同時不增加腹腔感染、消化道出血等並發症的發生率。我們前期以30例HBV-ACLF患者為治療組應用甲基強的松龍,26例對照,結果提示激素可以改善患者預後。
c營養支持、促肝細胞再生治療:為減少肝細胞壞死,促進肝細胞再生,可酌情使用促肝細胞生長素和前列腺素El(PEG1)脂質體等藥物,但療效尚需進一步確認。在這裡需要強調的是營養支持治療,提供必需量、均衡的營養底物是肝髒再生和降低病死率的關鍵。我們近年來的研究提示:肝衰竭患者低代謝狀態不僅是機體的自我保護機制且存活的幾率大,疾病的危重期保障基本代謝需求即可,過高糖的輸入和能量過多都不利於疾病的康復。另外,任何一個疾病階段都提倡經胃腸道營養攝入,不足部分再靜脈給予。
d腸道保護及其它:腸粘膜屏障功能與肝衰竭患者自發性腹膜炎的發生率有密切的相關性,更重要的是分泌型IgA的80%來自腸道絨毛膜上皮細胞,而機體的免疫狀態與患者的預後密切相關,因此保護腸道至關重要。我們強調經常營養就是保護腸道、營養腸道的重要措施。此外,口服腸道益生菌、乳果糖等,有利於維持腸道內環境;酌情選用抗氧化劑,如:還原型谷胱甘肽、修復肝細胞膜的多烯磷脂酰膽鹼以及緩解膽汁淤積的腺苷蛋氨酸等藥物治療。
③積極防治各種並發症治療:針對各種並發症產生的誘因、發病機制及臨床表現等特點,選擇針對性預防和治療方法。
手術治療
(2)人工肝支持治療:包括種類很多,目前臨床最為常用的是血漿置換,其原理是通過將肝衰竭患者血漿與新鮮血漿進行置換,達到清除有害物質,補充機體必需物質,改善內環境的作用,暫時替代衰竭肝髒部分功能,為肝細胞再生及肝功能恢復創造條件或等待機會進行肝移植。人工肝治療也是內科綜合治療的一部分,選擇適宜的適應症,配合血漿置換後內環境調整藥物的應用可以提升人工肝治療的價值,也可以為國家節省血緣。
(3)肝移植治療:肝移植是內科-人工肝-肝移植綜合(一體化)治療肝衰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近年來除移植手術外排異藥物的應用經驗、術後抗病毒治療和預防腫瘤再發等均有重大學術進展,但由於肝源短缺、費用昂貴等問題受到一定限制。對於各種原因所致的中、晚期肝衰竭,經積極內科和人工肝治療仍呈不可逆轉的急性肝衰竭者應及早考慮肝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