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則微博被廣泛轉載,那就是“何首烏可致藥物性肝炎”,微博稱解放軍第81醫院及四川省人民醫院等多篇論文顯示,即使是常規劑量的何首烏也有致肝損傷的副作用。
何首烏不僅廣泛用於藥物,還可添加進保健食品以及洗護產品中。藥通網分析師鄭智文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隨著何首烏用途拓展,目前其年使用量已經達到了5000噸,成為了重要大宗中藥材。
國家食藥監總局曾對何首烏致肝損害發出警戒,至於國內是否有致肝損傷的案例,以及是否會將何首烏退出保健食品目錄,《每日經濟新聞》給國家食藥監總局的新聞宣傳司發去采訪提綱,但截至記者發稿時間尚未收到回復。
何首烏致肝損傷的案例並非個案。
提出“何首烏因含有蒽醌類成分可致藥物性肝炎”的微博顯示,解放軍第81醫院的肝病研究所的《口服何首烏致肝損害40例臨床分析》研究論文顯示,在2004年5月份到2008年5月份,對四年間共收治的40例因口服何首烏致肝損傷的案例進行分析,其中38例均為常規劑量,這40例病人均為治療脫發、白發而服用了何首烏。平均服用9周後,出現了肝損傷的案例,有兩例患者死亡。結論稱,口服何首烏可引起肝功能損害,甚至誘發急性肝衰竭,對於有肝髒基礎疾病及老年人應該慎重使用。
來自四川省人民醫院感染科和自貢市第四人民醫院消化內科的論文,對總數3例和36例病人的案例進行分析,均做出了完全一致和相似的結論。
萬方數據庫的搜索顯示,何首烏致肝損害論文多達50余篇,其中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主辦的《中國藥物警戒》、《中國藥物應用與檢測》等核心期刊都刊發了何首烏致肝損傷的案例分析。另外,《祝您健康》類的科普雜志也發表文章稱《亂服何首烏導致肝損傷》。
2006年,原國家食藥監局發布藥物警戒通訊稱,英國藥品和健康產品管理局(MHRA)發布了有關何首烏不良反應的相關信息,稱有7份懷疑與何首烏相關的肝損害不良反應病例報送到了英國藥品和健康產品管理局(MHRA)。文獻中也有何首烏致肝損傷的案例,故建議,何首烏制劑相關的不良反應表現具有很多肝病的體征和症狀,若出現黃疸、惡心、嘔吐等症狀請及時就醫。如確診為肝損害,建議停止服用何首烏。
更值得關注的是,含有何首烏的藥品多為非處方藥,無需處方即可購買,而且作為可添加進保健食品的原材料,何首烏還廣泛存在與保健食品中。
國家食藥監總局的官方網站顯示,含有何首烏保健食品共24種,在不適宜人群中,老年人和有肝髒基礎疾病的患者並未被排除在外。國家食藥監局數據庫顯示,上海雷允上和同仁堂集團旗下子公司北京中研同仁堂醫藥研發公司均可有含有何首烏的保健食品,不過,記者致電同仁堂藥店和雷允上旗下的連鎖藥店咨詢時,雙方均稱並無相關保健食品出售。
國內是否有收集到致肝損傷的案例以及是否會將何首烏致肝損傷的機理進行過研究,是否有將何首烏退出保健食品目錄的計劃,《每日經濟新聞》給國家食藥監總局的新聞宣傳司發去采訪提綱,但截至記者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作用機理不明難脫身
何首烏不僅廣泛用於藥物,還可添加進保健食品以及洗護產品中。藥通網分析師鄭智文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隨著何首烏用途拓展,目前其年使用量已經達到了5000噸,成為了重要大宗中藥材。
雖然何首烏致肝損傷曝出了多個案例,但是何首烏是否是罪魁禍首,目前監管部門並未一錘定音。
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主辦的《中國藥物警戒》在討論完何首烏致肝損傷的案例後,稱目前學術界主要有三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何首烏導致藥物性肝損害可能屬於過敏反應,並非何首烏本身毒性所致;一種觀點與遺傳性肝髒代謝酶缺陷有關;另一種觀點則認為何首烏中所含某種毒性物質所致。
業內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中藥曾被很多人認為安全無毒副作用,但是實際上作用機制和副作用不明,並非無副作用。實際上,作用機制尚不明確這也是中成藥目前備受質疑的原因所在。
在2005年中華醫學會第12次全國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學術會議上,上海中醫藥大學肝病研究所劉平教授稱,目前中藥所致肝損傷約占臨床藥物性肝損傷總病例的4.8%~32.6%。作用機制尚不明確使中藥或者中藥材無法從副作用漩渦中脫身,而中國中藥始終走不出國門,包括一些中藥材也屢屢在歐美等主流市場碰壁。
公開資料顯示,含有馬兜鈴酸的、烏頭鹼等成分的中藥及中藥材在美國、歐盟等國禁用。汞、鉛、朱砂成分等成分的中成藥也被美國關上了出口的大門。
目前這種對於中藥和中藥材的質疑正在向國內延伸。近幾個月來,藥品所含成分有毒副作用一直拷問中藥企業,其中也包括雲南白藥、同仁堂、漢森制藥等知名上市公司,雖然這些公司屢屢做出澄清,但是藥品作用機理不明,其成分如何起作用,對於含有毒副作用的成分是否有臨床研究證明其副作用可以忽視等等,在這些公司的回復中均未得到明確。事情往往呈現為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局面。
貴陽中醫一附院消化內科周素芳醫生在其《正確認識中藥肝毒性》的文中表示,雖然目前中藥肝毒性的研究越來越受到重視,但90%的中藥毒性尚未掌握,缺乏系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