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肝根據臨床表現一般分為急性黃疸型、急性無黃疸型、急性重型和淤膽型四種。除了乏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外,急性黃疸型病人還有尿黃、眼睛黃、皮膚黃,血中膽紅素也升高。重症肝炎的表現更重,甚至可以發生肝昏
衛生部2006年2月11日發布的2003年全年和2006年1月份的內地法定傳染病疫情通報結果曝出,病毒性肝炎共同列在了發病率首位。該疫情統計同時顯示,與上年同期相比,發病明顯上升的病種主要有狂犬病、戊
戊型肝炎(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戊型肝炎的發病率在我國有明顯增高的趨勢,2002年全國報告戊肝6830例;2003年增至9655例,上升40%;2004年更增至16
戊型肝炎既往稱為腸道傳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1989年它的病毒基因克隆獲得成功,因而被正式命名為戊型肝炎。戊型肝炎病毒為無包膜的圓球狀病毒,只有在電子顯微鏡下才能看到。它略大於甲型肝炎病毒,但比乙型肝炎
近日,廣西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一項研究表明,在對廣西8個農村地區的7000多人進行多年的跟蹤調查後,證實了人類的戊型肝炎病毒感染主要來源是豬,戊型肝炎在人群中的感染率為43%。 自治區疾病預防控
春天氣候復蘇,細菌和病毒漸漸活躍起來,是肝炎的多發季節,醫學專家建議,春季要特別注意衛生,避免惹上肝炎。 甲肝的發病的季節為冬春季,戊肝為四季散發。病毒性肝炎中甲型肝炎、戊型肝炎均與“吃
肝血管瘤多無顯著不適表現,當血管瘤增至5cm以上時,可呈現下列表現: 1。腹部包塊 腹部包塊有囊性感,無壓痛,表面光滑或不光滑,在包塊部位聽診時,偶可聽到傳
肝血管瘤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肝髒良性腫瘤,臨床上以海綿狀血管瘤最多見,病人多無明顯不適症狀,常在b超檢查或在腹部手術中發現。當肝血管瘤增至5cm以上時,可出現腸胃隱痛不適、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腸胃道症狀
一名30歲不到的年輕小伙,在最近的一次肝病復查中被檢出肝纖維化指標升高,隨後的肝穿刺活檢提示其肝髒已屬於肝纖維化。近日,有媒體報道了這一病例,“肝纖維化”這一陌生的病名,讓不少
關愛女性自身健康一直以來都被社會廣泛關注,每年10月則被定為“粉紅絲帶月”,即“乳腺癌防治月”,以粉紅絲帶作為全球乳腺癌防治活動的公認標識,然而除了乳腺
乙肝患者的飲食原則: 1、宜清淡:宜多進食新鮮蔬菜,如青菜、芹菜、菠菜、黃瓜、西紅柿等;多吃水果,如蘋果、生梨、香蕉、葡萄、柑橘等。 2、食物要富含優質蛋白質:蛋白質是
1、采用高蛋白低脂肪的飲食 不適當的飲食會造成過敏症、消化毛病、體能差、及無法去除有毒物質。蛋白質含量低,而糖類及脂肪含量高的飲食,尤其是包括許多飽和脂肪(來自油炸食物)
丁肝在我們的生活中並不是很多見,而且不少的患者都是因為體檢的時候被發現的,丁肝對肝髒的傷害也是不容小觑的。由於丁型肝炎的症狀、體征和病理改變同其它類型的病毒性肝炎無特征性區別,因此,其診斷主要依靠丁肝
丁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丁型肝炎病毒(HDV)與乙型肝炎病毒(HBV)等嗜肝DNA病毒共同引起的傳染病。專家說:丁肝不會獨立發病,主要見於乙肝患者。丁肝主要通過輸血和血制品傳播,與乙肝的傳播方式相似。HDV
丁肝的臨床症狀表現是什麼?武警上海總隊醫院肝病專家解析:丁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丁型肝炎病毒與乙型肝炎病毒等嗜肝DNA病毒共同引起的傳染病。主要通過輸血和血制品傳播,與乙型肝炎的傳播方式相似。HDV與HBV
丁型肝炎病毒即HDV是一種缺陷病毒,它多在乙肝病毒的“輔助”下完成復制而對患者造成危害的,也就是說,丁肝就像乙肝的孿生兄弟一樣,要在感染乙肝的基礎上才能感染。 在臨床上,丁肝
丁肝病毒與乙肝病毒的傳播方式相似。 (1)通過輸入帶有丁肝病毒的血液和血制品,使用污染了丁肝病毒的注射器和針頭。 (2)日常生活中密切接觸含有丁肝病毒的體液或分泌物,通過破損的皮膚、粘膜感染,甚至
張女士是一個無活動性的慢性乙肝病毒攜帶者,按醫生要求,每半年必須監測一次肝功能,由於沒有異常,醫生告訴她暫時不用治療,繼續觀察。但是最近一周,她感到乏力、惡心、不想吃東西、尿黃,到醫院檢查發現轉氨酶高
在甲、乙、丙、丁、戊五類病毒型肝炎中,雖然戊型肝炎是排在最後一位的,但其危害性卻一點也不比前幾種病毒性肝炎小,在某些方面甚至要超過前幾種肝炎。為此,專家提醒:不要以為戊肝危害小而掉以輕心,要注意及時檢
長期以來,人們都認為,戊型肝炎是人與人之間傳播的疾病。貴州省紅十字會醫院公布了他們的研究結果:豬是戊型肝炎病毒的宿主。既然豬是戊肝的宿主,那麼,它是如何傳播到人類身上的?哪些人感染的幾率最大?我們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