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總體治療滿意度不高。
專家:應重視初始治療策略的選擇,預防耐藥發生。
調查發現,核苷類抗病毒治療是當前患者使用最多的治療方法,並且享有較高的滿意度。然而71%的患者比較或非常擔心核苷類藥物的耐藥性。此外,患者對乙肝“整體治療費用”的滿意度最低,顯著影響了患者對“總體治療”的滿意度。
在乙肝臨床治療上有豐富經驗的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傳染病科教授翁心華分析道,在臨床治療中,耐藥的確為大部分患者所擔心,主要是因為耐藥不僅會導致嚴重的臨床後果,還會給患者帶來額外的經濟和時間成本。據今年6月份在港滬肝病年會上最新公布的《亞太地區耐藥管理》調查研究報告顯示,在中國,僅專家門診、住院治療、耐藥檢測等費用,就會對每一位患者在耐藥發生後的第一年,造成約4,000元人民幣(約580美元)的額外費用,而這些還不包括治療藥物本身的費用、患者就醫的交通費、誤工費等。就時間成本來看,耐藥發生後,患者需要增加原有的門診訪視和實驗室檢查的頻率,這都給耐藥患者增加了額外的時間成本。
因此,翁心華教授指出,“無論是醫生還是患者,都要高度重視初始治療策略的選擇。如果條件允許,應該在初始治療時,積極采取‘預防耐藥’策略,即選擇降病毒能力強、耐藥發生率低的高性價比抗病毒藥物,積極主動降低耐藥風險,避免造成額外的經濟和時間成本,提高患者對乙肝‘總體治療’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