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疾病是一種讓大家談到就會很恐懼的疾病,如果身邊有乙肝疾病患者,肯定大家都會避之不及的,現在乙肝患者數量每年都在極具增加,我們身邊也不乏增多這樣的患者,那麼我們對乙肝疾病到底了解多少了,在網上找了些資料與大家分享,希望看完之後能夠深入的了解乙肝這種疾病,同時正確看待乙肝疾病。
一、疾病介紹
乙型肝炎感染呈世界性流行,不同地區hbv感染的流行強度差異很大,據世界性衛生組織報道,全球約20億人 曾感染過hbv,其中3.5億人為慢性感染者,每年約有100萬人死於hbv感染所致肝肝衰竭、肝硬化和原發性肝癌(hcc)。
我國於2006年進行的乙型肝炎流行病毒調查結果表明,我國1-59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為 7.18%,5歲以下兒童的hbsag攜帶率僅為0.96%,據此推算,我國現有的慢性hbv感染者約9300萬人,其中有症狀需要治療的活動性乙型肝炎患者約為2000多萬。
乙型肝炎是血液傳播性疾病,主要經血(如不安全注射史等)、母嬰傳播及性傳播,皮膚粘膜破損傳播也有一定比例,如紋身、扎耳洞、內窺鏡檢查等,血液制品現已嚴格控制,傳播可能性大大減少,不規范輸血及血制品時才有發生。醫務人員工作中的意外暴露也不容忽視。隨著乙肝疫苗在新生兒中的大力推廣,及其它母嬰阻斷措施的實施,母嬰傳播得到極大控制。目前hbv-dna陽性母親分娩約有百分之九十通過干預成功阻斷母嬰垂直傳播。hbv感染不經呼吸道、消化道傳播,因此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接觸,如同一辦公室(共用電腦等辦公用品)、同住一宿捨、同一餐廳用餐及擁抱、握手、共用廁所等不會感染hbv。流行病學和實驗研究未發現乙肝能經吸血昆蟲,如蚊蟲、臭蟲叮咬傳播。
二、疾病分類
1、按病程長短分類,乙肝可分為急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判斷是急性還是慢性乙型肝炎在臨床診治中十分重要,二者的治療原則不同,預後也有很大差異,有時為了區別是急慢性肝炎,往往通過肝穿病理檢查來判定。急性乙型肝炎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常常不需要抗病毒治療,患者血液中hbsag(+)持續時間低於6個月,6個月內乙型肝炎病毒被機體免疫系統清除,hbsag陰轉,可遺留感染過hbv的血清學標志:hbe、抗hbe及抗hbs三個抗體陽性,但某些患者抗hbs出現時間較晚,低度也可能不高。急性乙型肝炎的關鍵特點是半年內hbsag陰轉。而慢性乙型肝炎如一言以蔽之就是hbv存在於機體內超過6個月。
2、按病情輕重分類,可分為乙肝攜帶者、活動性乙型肝炎、重型肝炎、肝炎肝硬化,其中乙肝攜帶者分慢性hbv-dna攜帶者(大三陽,dna定量高水平但肝功正常處於免疫耐受狀態的患者)、非活動性hbsag攜帶者(小三陽,hbv-dna低於檢測下限,肝功正常);活動性乙型肝炎又分為e抗原陽性的慢性乙型肝炎和e抗原陽性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又分為代償期肝硬化和失代償期肝硬化;重型肝炎又可分為急性重型、亞急性重型和慢性重型肝炎。
3、按有無出現黃疸(即按症狀特點),可分為黃疸型和無黃疸型,該分型多針對於急性乙型肝炎,即急性黃疸型乙肝和急性無黃疸型乙肝。
乙肝疾病了解了之後,我們也都明確他的傳染是有途徑限制的,不要在生活中過度的恐慌和邊緣化乙肝患者,他們更加的需要關愛,同時也提醒我們要注意自己的肝髒健康,要養成定期體檢的好習慣,對我們的自身健康負責,才能有健康的好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