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引起的傳染病:乙肝十種比較嚴重的慢性傳染性疾病。。乙肝病毒進入人體後,就在肝髒細胞內定居,從肝細胞攝取營養賴以生存,並不斷復制(繁殖)病毒釋放到血液中去。可見乙肝病毒會給患者的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
乙肝病毒顆粒分外膜和核心兩部分,包含三種“抗原”,其中外膜有表面抗原(hbsag),核心有核心抗原(hbcag)和e抗原(hbeag)。三種抗原可誘生相應的“抗體”,分別是表面抗體(抗hbs)、核心抗體(抗hbc)和e抗體(抗hbe)。本是三對抗原抗體,為什麼醫院通常驗血是查“兩對半”呢?原因是在外周血液中無游離的核心抗原,如要測出體內有無核心抗原,則需用較復雜的技術,而一般實驗室不做此項檢測,三對中少了這一項,故稱“兩對半”。
表面抗原陽性,是人體已被乙肝病毒入侵的信息,一般是乙肝病毒現存感染的標志。體內有乙肝病毒當然可以產生表面抗原,但是,即使人體內沒有完整的乙肝病毒,只要乙肝病毒核酸的片斷整合到肝細胞內,就可以產生表面抗原。此種病人雖然血中表面抗原陽性,但體內沒有完整的乙肝病毒,故無傳染性。因此,單從表面抗原陽性本身不能判斷病人有無傳染性,需要結合其他檢驗來分析。
分析有無傳染性比較常用的是檢測e抗原、e抗體。e抗原是在乙肝病毒復制過程中產生的,因此e抗原陽性常表示人體內有乙肝病毒復制,提示有傳染性。相應的是,e抗體陽性則表示乙肝病毒復制減少或停止,因而傳染性亦較小。
核心抗體陽性表示有過乙肝病毒感染,其本身不能區別是現症感染或既往感染,核心抗體一旦出現則可在體內長期存在,持續數年至數十年。通俗所說的“大三陽”是指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體陽性;“小三陽”是表面抗原、e抗體、核心抗體陽性。對“大、小三陽”有一些看法是不正確的,應予糾正。
一是不能認為“小三陽”表示無傳染性。有無傳染性取決於病毒有無復制,血清e抗原陰性、e抗體陽性只是其中一項指標。血清中乙肝病毒核酸(hbvdna)、核酸聚合酶(dnap)和電鏡下觀察到乙肝病毒顆粒,以及免疫球蛋白m型核心抗體陽性等,均表示乙肝病毒復制,有傳染性。
二是不要把“大、小三陽”與乙型肝炎病情等同起來。有人錯誤地認為“大三陽”就是肝炎嚴重,“小三陽”則肝炎較輕。目前認為人體感染病毒不一定患肝炎,乙肝病毒本身並不引起明顯的肝細胞損傷。引起乙型肝炎主要取決於人體對乙肝病毒的免疫(抵抗)反應。免疫反應正常的人,能夠消滅病毒而極少損害肝細胞;免疫反應過強(亢進)的人,雖然消滅病毒但對肝細胞破壞較大,可導致較重的肝炎;免疫反應低的人,消滅不了病毒,對肝細胞損害亦較輕,可發展為慢性肝炎;免疫反應更低(免疫耐受)的人,肝內可沒有病變,但病毒長期存在於體內,成為無症狀表面抗原攜帶者。也就是說,“大三陽”、“小三陽”者,可以是慢性肝炎、重症肝炎病人或無症狀攜帶者。
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的傳染性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步下降,有研究表明在7年內約有半數e抗原陽性者會自然陰轉,而表面抗原自然陰轉率每年1%~2%。表面抗原攜帶者肝髒可完全正常,一部分亦可有病變,不要把無症狀攜帶者按肝炎病人治療,但由於有些人可能因身體抵抗力下降,免疫反應低而發生肝炎,故應定期進行體格檢查及抽血化驗。
“兩對半”中還有一項是表面抗體,表面抗體陽性常說明曾經感染過乙肝病毒,但病毒已被清除,對乙肝病毒有了免疫力,不會再感染乙肝病毒。這種人常常還有核心抗體陽性,但不必因有核心抗體陽性而憂慮。注射乙肝疫苗後,90%接種者表面抗體陽性,說明已有免疫力。
乙肝引起的傳染病:通過上述內容的介紹希望大家對相關的內容有所了解,同時希望對乙肝的治療提供一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