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檢查肝功能的目的在於探測肝髒有無疾病、肝髒損害程度以及查明肝病原因、判斷預後和鑒別發生黃疸的病因等。目前,能夠在臨床上開展的肝功能試驗種類繁多,不下幾十種,但是每一種試驗只能探查肝髒的某一方面的某一種功能,到現在為止仍然沒有一種試驗能反映肝髒的全部功能。因此,為了獲得比較客觀的結論,應 當選擇多種試驗組合,必要時要多次復查。同時在對肝功能試驗的結果進行評價時,必須結合臨床症狀全面考慮,避免片面性及主觀性。
由於每家醫院的實驗室條件、操作人員、檢測方法的不同, 因此不同醫院提供的肝功能檢驗正常值參考范圍一般也不相同。在這裡我們不再羅列每個項目的正常值參考范圍,只就每個項目的中文名稱、英文代碼及有何主要臨床意義作一介紹。
反映肝細胞損傷的項目以血清酶檢測常用,包括丙氨酸氨基轉移酶(俗稱谷丙轉氨酶alt)、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俗稱谷草轉氨酶ast)、鹼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轉肽酶(γ-gt或ggt)等。在各種酶試驗中,alt和ast能敏感地反映肝細胞損傷與否及損傷程度。各種急性病毒性肝炎、藥物或酒精引起急性肝細胞損傷時,血清alt最敏感,在臨床症狀如黃疸出現之前alt就急劇升高,同時ast也升高,但是ast升高程度不如alt。而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時,ast升高程度超過alt,因此ast主要反映的是肝髒損傷程度。
在重症肝炎時,由於大量肝細胞壞死,血中alt逐漸下降,而此時膽紅素卻進行性升高,即出現“膽酶分離”現象,這常常是肝壞死的前兆。在急性肝炎恢復期,如果出現alt正常而γ-gt持續升高,常常提示肝炎慢性化。患慢性肝炎時如果γ-gt持續超過正常參考值,提示慢性肝炎處於活動期。
[1]'>下頁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