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自己只是一點小感冒,誰知吃了感冒藥後竟患上了肝炎。日前,家住闵行區的蘇小姐來到上海市藥品不良反應中心,反映自己吃藥患上肝炎的事情。據介紹,蘇小姐幾個月前患了一次小感冒,為讓感冒快點好,她接連服用了6種感冒藥。半個月後,就感到全身疲乏、食欲不振、上腹部脹滿、肝區疼痛,後被醫生診斷為藥源性肝炎。
藥源性肝炎有增多趨勢
無獨有偶,上海市藥品不良反應中心常務副主任杜文民博士最近接到關於藥源性肝炎的不良反應報告也特別多,有女性服用避孕藥或減肥藥導致藥源性肝炎的,更有服用抗高血壓藥導致藥源性肝炎不治而亡的。總體算來,藥源性肝炎占該中心收到的不良反應報告的20%,僅次於皮膚過敏的不良反應報告統計。為何吃藥也會吃出“肝炎”來呢?
杜博士說,這是因為肝髒是藥物進入人體後最重要的代謝場所,特別是來自消化道、門靜脈的藥物,對肝髒的影響尤為嚴重。據國內外資料記載,約有500余種常用藥物,如抗生素、激素類藥等,一旦用量過大或用藥時間過長,即可對肝髒造成傷害。特別是在不恰當地聯用兩種以上藥物時,毒性更會增強。另外,如果病人屬於過敏體質,不能耐受藥物時,即使藥量在常用范圍內,也會引起肝髒損害,甚至引發“藥源性肝炎”。
“肝髒損害”類藥要慎服
杜文民博士指出,藥源性肝炎與甲肝、乙肝等有一定的區別,大多為患者自身用藥不當所致,沒有一定的傳染性。如果藥物引起的肝髒損害屬輕度或中度,應減少或停服原來的藥物,加服一些保肝藥,一般1至3個月肝功能即可恢復。
一旦發生重度症狀,應立即住院治療。為避免藥源性肝炎的發生,杜文民博士再三告誡,服藥前一定要看清藥品說明書中的不良反應中是否有“肝髒損害”,如果有的話,在服用期間一定要定期檢查自己的肝功能,一旦轉氨酶升高或有升高的趨向,應立即停藥到醫院進行咨詢治療。
據國內外資料記載,約有500余種常用藥物,一旦用量過大或用藥時間過長,即可對肝髒造成蓄積中毒。特別是在不恰當地聯用兩種以上藥物時,毒性更會增強。這些藥分別為抗生素、解熱鎮痛藥、抗結核藥、神經系統用藥、心血管病用藥、消化系統用藥、激素類藥、抗癌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