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種世界性疾病。其治療方法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抗病毒為主。
慢性乙肝治療的基礎是抗病毒治療,治療目標是有效抑制病毒復制,延緩疾病進展,減輕肝細胞炎症及肝纖維化,預防和阻止肝硬化、肝癌發生,從而延長患者存活時間,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在這一目標指導下,慢性乙肝管理已經從短期管理步入長期管理。而在乙肝的長期病人管理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正確選擇治療方案,尤其是核苷類抗病毒藥物的選擇,簡單的說,可以總結為“療效、耐藥風險和安全性”三大要素。
一看療效,保持病毒不可測
慢性乙肝是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疾病,乙肝病毒的持續復制會引起肝髒組織的炎症和損傷。由於現有的治療還未能徹底清除患者體內的乙肝病毒,所以需要選擇能夠強效持久降病毒的藥物,將病毒持續抑制在盡可能低的水平,從而持久穩定地控制病情,遏制疾病向肝硬化、肝癌進展。
在目前已上市的核苷類抗病毒治療藥物中,以恩替卡韋的抑制病毒復制的能力最強。臨床試驗數據表明,核苷初治患者使用博路定?(恩替卡韋)治療5年,94%的患者病毒載量可降至不可測水平(<300拷貝/毫升)。長期組織學數據也顯示,核苷初治的慢性乙肝患者接受博路定?(恩替卡韋)治療3至7年後,96%的患者肝髒炎症明顯減輕,88%的患者肝纖維化明顯減退,這些患者病毒載量都被抑制到檢測限以下(<300拷貝/毫升)。
二看耐藥,耐藥發生率盡可能最低
耐藥問題仍然是目前的乙肝抗病毒治療中不可避免的難點。一旦遭遇耐藥,不但導致抗病毒藥物失效、病毒反彈,患者還將在不斷加藥換藥的過程中承受著額外的治療成本。有數據顯示,在患者發生耐藥後需要額外負擔的治療費用,僅專家門診、住院治療、耐藥檢測等費用,就會對每一位患者在耐藥發生後的第一年,造成約4,000元人民幣的額外費用。而這些還沒有包括治療藥物本身的費用、患者就醫的交通費、誤工費等。
專家表示,我們希望能夠通過正確的治療選擇,將耐藥的發生可能性降到最低。目前已上市的核苷類藥物中耐藥發生率最低的是恩替卡韋,核苷初治患者治療6年累計耐藥發生率僅1.2%。
三看安全性,品質保證很重要
選擇乙肝藥物和選擇其他藥物一樣,需了解藥物的不良反應、臨床數據、使用經驗以及產品品質,由於慢性乙肝治療周期較長,藥物的品質和安全性就顯得尤為重要。除藥物上市前的大規模臨床試驗數據外,藥物在實際臨床治療中的數據積累也是確保藥物合理使用的重要依據。比如在四月份剛剛結束的2010年歐洲肝病年會上,發表了在1051位接受博路定?長期治療(184周,約3.5年)的慢性乙肝患者中的安全性結果,顯示博路定?是一種耐受性良好的抗病毒治療藥物。此外,在2010年亞太肝病年會上公布的博路定?全球多地區患者實際臨床治療跟蹤數據,是來自對現實生活中患者實際臨床治療情況的跟蹤,反映了藥物應用於實際臨床的療效,與以往公布的臨床循證數據互相印證,鞏固了醫生和患者的治療信心。
另外,即使化學成分相同的藥物,其循證醫學證據、產品生產工藝、質量控制、不良反應監測等方面也有較大差異。因此患者要盡量選擇擁有大量臨床試驗數據支持、經過了長期臨床實踐驗證的可信賴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