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氣郁結的症狀
以急躁易怒、兩脅脹痛、脈弦為主證。或有精神抑郁、頭暈、嗳氣、胸脅竄痛,食欲不振,口苦或嘔吐,腹痛,腹瀉,月經不調,舌苔白潤。若肝郁日久,引起血瘀,則兼見痞塊(肝脾腫大),舌邊有瘀點,脈弦或澀。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膽囊炎,神經官能症,肺結核,月經失調等可見此證。
長在鼻梁中間
鼻梁中部對應的是肝膽。面色青黃,鼻中部出現黃褐斑,多與肝氣郁結、情志不遂或精神壓力大有關,提示肝失疏洩,肝膽郁滯,須警惕脂肪肝、肝膽疾患。
長在額頭兩側及太陽穴
此處是兩側膽經的循行部位,若有黃褐斑,常為肝膽功能失調、肝郁氣滯所致,常有消化功能減弱、失眠多夢的症狀。
女性需要養好肝髒,調理肝氣郁結,才能保證皮膚的美麗白皙,《本草綱目》中指出,調理肝氣郁結可使用茴香與荠:茴香,能開胃下氣,更能補命門不足;荠,具有利肝功效。
推薦兩款食譜養肝調理肝氣郁結:
烏雞肝粥
材料:粳米100克,豆豉10克,烏雞肝1具。
功用:養肝明目。
做法:先將烏雞肝洗淨、切碎,再將豆豉煎汁,取汁,再加入粳米和雞肝煮粥。
蒜苗炒雞蛋
材料:雞蛋150克,青蒜100克,植物油50克,鹽3克,花椒2克。
功用:調理肝髒。
做法:把青蒜苗洗淨,切成長3厘米的段,再將雞蛋打在碗裡,加入鹽少許,用筷子攪散,花椒放入碗中加入適量水調制成花椒水待用;等鍋燒熱時放油,倒入雞蛋液,用手勺輕輕推炒,待蛋液定漿,像桂花瓣一樣時,倒出;鍋中留余油燒熱,放入蒜苗段翻炒幾下,烹人花椒水,放入剩余的鹽、炒好的雞蛋花,翻炒均勻,即可出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