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丙肝吧,患上這種疾病後會有很多的影響,丙肝對患者健康的威脅是非常大的,因此,一定要及時的進行丙肝的治療,否則,會耽誤治療的最佳時間,從而給丙肝患者們帶來更大的痛苦。有關丙肝的診斷你了解多少?
1.流行學病史:密切接觸史(急性肝炎病人與污染物品)及輸血或血制品注射史等對診斷有一定參考價值。
2.實驗室檢測:
(1)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檢測血清抗-HCV:利用體外的各種HCV重組蛋白,已建立多種抗-HCV檢測,第一代ELISA為 5-1-1和C-100作抗原,第二代ELISA增加了C22和C33蛋白,其靈敏度較第一代提高10%~30%,一般抗-C22出現最早,也最為常 見,C22免疫原性較好,對急性輸血後丙型肝炎檢測表明,潛伏期和急性期早期抗-HCV陰性,於ALT升高後2~52周抗-HCV陽轉,目前已建立第三代 ELISA檢測抗-HCV,該試劑增加了NS5蛋白,較第二代ELISA更為靈敏。
由於IgG抗體出現較晚,甚至HCV感染後1年才出現陽性,亦不能估計病毒復制狀態,因此Quiroga等於1991年檢測IgM抗-HCV,以後 相繼亦有報告,目前認為,IgM抗-HCV在急性肝炎的檢出率比IgG抗體略有提高(IgM抗-HCV為64%,IgG抗-HCV為57%),在自限性經過病例中,IgM抗-HCV消失,而在慢性化病例仍陽性,提示IgM抗-HCV可作為演變為慢性的指標,對指導抗病毒治療有一定的價值。
(2)重組免疫印跡法(RIBA)檢測HCV抗體:第一代ELISA法建立不久,為排除ELISA檢測抗-C100假陽性,Chiron公司提供了確證試驗用的免疫印跡試驗,也稱第一代RIBA,RIBA的特異性較ELISA法有所提高,但敏感性卻明顯下降,目前已建立了第二代,第三代RIBA,其陽性率較第一代RIBA明顯提高。
(3)HCV抗原的檢測:Krawczynski等從感染HCV的黑猩猩或病人血清中提取IgG組分,用異硫氰酸熒光素標記後作為探針,用直接免疫熒光法檢測肝組織內HCV抗原,作者檢測4只急性和3只慢性丙型肝炎黑猩猩肝組織,HCV抗原均為陽性,用阻斷試驗和吸附試驗證明,肝細胞內HCV抗原與 HCV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有關,該抗原是HCV感染的一種特異性形態標志,可作為HCV感染的實驗室診斷方法之一,此外還可用免疫組化ABC法檢測肝組織內 HCV抗原。
(4)HCV RNA的檢測:HCV感染時,血清中病毒含量極低,用常規的分子雜交技術難以檢測出HCV RNA,PCR技術是目前分子生物學領域中靈敏度最高的一項檢測技術,已用於HCV RNA的檢測,該法是判斷HCV感染有無傳染性的最可靠指標,特異性好,敏感性高,有利於HCV感染的早期診斷及評估療效,但亦應注意由於敏感性高,操作 過程復雜,易污染而致假陽性的可能。
3.肝活體組織檢查光鏡和電鏡檢查,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本病應與中毒性肝炎,膽囊炎,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鉤端螺旋體病,流行性出血熱,脂肪肝,阿米巴肝病等引起的血清轉氨酶或血清膽紅素升高者相鑒別,淤膽型肝炎應與肝外梗阻性黃疸(如胰頭癌,膽石症等)相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