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肝病網 >> 肝部疾病 >> 肝癌 >> 關於肝癌 >> 原發性肝癌局部治療法

原發性肝癌局部治療法

  一、肝動脈化療栓塞療法

  肝動脈化療栓塞法(TACE)的最佳適應證為2 cm以下、多血管、有偽包膜的單結節病灶,營養血管單一、肝包膜下病灶者療效最好,而對早期肝癌少血管灶者無效。TACE應盡可能減少對肝組織的損傷,超選至靶灶——腫瘤營養動脈。肝硬化、肝動脈屈曲蛇行顯著者,超選准確較難,且至細末梢小動脈易發生並發症。

  研究顯示,1年復發率為33.2%,3年為37.8%,較酒精注射法(PEI)的局部復發率(14.2%)高,但較過去的TACE法低,5年生存率達50%。目前只有6篇雙盲隨機對照研究,除1篇外,其余均顯示TACE法治療皆較對照生存期長。

  二、酒精注射法

  PEI在1982年開發,治療小肝癌,方法簡便,現已應用較多,適用於無重度肝功不全者。禁忌證:①難控性腹水;②血小板<3萬/mm3;③凝血酶原時間<40%;④總膽紅素T Bil>3 mg/dl。

  優點:較近年開發的微波、射頻更安全,簡便和經濟。缺點:治療<3 cm小肝癌很有效;<2 cm療效等同外科切除;靶灶治療范圍不易確定;>3 cm的局部治療目標無法明確;前提:是超聲必須能檢測出者。補救方法:超聲腹腔鏡下注入,但可能有肝癌出血播散。

  三、微波凝固法

  1996年4月開始應用於肝癌治療。日本學者報告,<2 cm肝癌微波單獨療法與肝切除相似,但射頻開發上市後已起主導的作用,主要是一次凝固范圍較微波大,但有報告顯示,設備改進使凝固范圍有改善。

  經皮微波凝固療法(PMC),1995年以後將凝固范圍擴大至<30 mm。

  決定療效因素:腫瘤發育形態、血管含量、大小及部位。

  獲得腫瘤完全壞死的治療要求:治療達到癌及癌周組織,應想到衛星灶癌和超聲顯示不出的癌灶,確保治療邊緣達5 mm以上。

  適應證:病灶<2 cm,小肝癌為主;肝功分級Ⅱ,而ChildⅢ除外,肝門部有損傷膽管的可能,要慎重。

  Liang等在超聲引導下應用PMC治療19例腫瘤直徑<3 cm的原發性肝癌患者,平均治療1.6次,18個(95%)腫瘤結節消失,失敗的1例(5%)是因腫瘤部位使微波探頭難以接觸。隨訪5~19個月,無原發病灶復發,但有9例患者在2~9個月時有其他部位復發。

  並發症發生的相關因素:①穿刺次數;②照射次數;③腫瘤部位:膽管狹窄,膽囊床處誤損膽囊及膽漏;④肝貯備功能;⑤術者手法熟練程度。

  腹腔鏡下的微波治療:

  由於經皮對肝表面型肝癌注無水酒精會漏出至腹腔,也會因微波熱刺激而發生疼痛,故經皮有困難者不在少數。經非腫瘤部刺入靶部位也困難,還存在癌細胞脫落至腹腔內的可能性,腹腔鏡直視下穿刺可減少這種可能性。目前已能治療達4 cm的腫瘤,已研發出針對深部腫瘤的超聲穿刺探頭。

  四、射頻消融療法

  日本自1999年2月起開展全麻下腹腔鏡射頻消融療法,已成為首選治療方法。國內已有設備生產。

  適應證:腫瘤<4 cm,<3個癌灶,肝功Child-pughA或B,無血管受累。

  由於射頻累及范圍較大,Mulier檢索文獻報告(1990年1月至2001年12月)已達3230例,經皮2898例(89.7%),經腹腔鏡168例(5.2%),開腹164例(5.1%)。

Copyright © 環球肝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