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肝病網 >> 肝部疾病 >> 肝癌 >> 關於肝癌 >> 中西互補擊退肝癌!

中西互補擊退肝癌!

  原發性肝癌是發生於肝細胞和膽管細胞的惡性腫瘤。它起病隱匿,病程短,從出現臨床症狀到死亡一般為4—6個月。多發於40~50歲的男性。與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黃曲霉素污染、飲水污染等關系密切。依據大體形態可分為3型:巨塊型、結節型、彌漫型。屬於中醫“肝積”、“瘕”、“積聚”、“脹脹”、“黃疽”范疇。

  [臨床表現]

  早期症狀不典型,可有短期食欲減退、腹脹、乏力,半數可有輕度肝腫大;中晚期肝癌多有肝區疼痛,上腹包塊、食欲不振、發熱。末期常表現為黃疽、腹水、出血、消瘦或肺、骨、腦等遠處轉移的相應症狀、體征。

  [診斷]

  1.病理診斷:由組織學檢查證實。

  2.無其他肝癌證據,AFP對流法陽性或放免法≥400ng/ml,持續4周以上,並能排除妊娠,活動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腫瘤及肝轉移性肝癌者。

  3.影像學檢查有肝內占位病變,能排除肝血管瘤和轉移性肝癌,井具有下列條件之一者:①AFP(甲胎蛋白)≥200ng/ml;②典型的原發性肝癌影像學表現;③無黃疽而AKP或r-GT明顯升高;④有明確的轉移灶或有血性腹水或在腹水中找到癌細胞;⑤明確的乙肝標志陽性的肝硬化。

  4.本病要與慢性肝炎、肝硬化及繼發性肝癌鑒別。通過有關酶學檢查、腫瘤標志物AFP檢測、B超等影像學檢查可鑒別。

  [治療]

  1.西醫藥治療

  (1)手術治療

  (2)肝動脈插管化療:常用藥物有5—Fu或FUDR250mg/日,積累至5—l0g;順鉑(DDP)10mg/日,連用10日,停10日後再用,總劑量300—500mg。ADM、MMC等也可使用。

  (3)肝動脈栓塞化療:拴塞劑多用碘化抽,抗痛藥常用MMC、ADM、DDP。

  (4)無水酒精瘤內注射:適於腫瘤位置表淺,直徑《2厘米,3個結節以內的患者,尤適於伴肝硬化而不能手術者。

  (5)免疫治療:常用干擾素、白細胞介素Ⅱ、抗肝癌核糖核酸等。

  (6)輔助治療:包括保肝、支持、對症治療。

  2.中醫藥治療

  (1)氣滯血淤:胸脅脹痛,脅下結塊,痛處固定不移,入夜甚,舌紫暗有淤斑、苔薄白或膩,脈細澀。

  治法:活血化淤,軟堅散結。

  方藥:桃仁、紅花、川芎、三稜、莪術、八月札、郁金、當歸、元胡、烏藥各10克,熟地、白芍各20克。

  (2)肝郁脾虛:胸脅悶痛,脅下痞塊,食欲不振,惡心嗳氣,乏力便溏,舌淡紅邊有齒痕、苔薄白,脈細弦。

  治法:舒肝健脾,理氣開胃。

  方藥;醋柴胡、當歸、香附、川芎、郁金、枳殼、白術、茯苓、焦三仙各10克,白芍、黨參各15克。

  (3)陰虛內熱:胸脅脹痛,消瘦乏力,低熱盜汗,五心煩熱,肌膚晦暗,便干尿少,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滋陰清熱,扶正抗癌。

  方藥:知母、黃柏、茯苓、生地、桃仁各15克,丹皮、澤瀉山萸肉各12克,青蒿(後下)、白花蛇舌草各30克。

  (4)肝膽濕熱:上腹腫塊,脘腹脹滿,目膚黃染,腹大如鼓,心煩口苦,惡心食少,便結尿黃,舌紫暗、苔黃厚膩,脈滑數。

  治法:清利濕熱,化淤散結。

  方藥:栀子、大黃、虎杖、桃仁、黃芩、黃連、神曲各10克,大腹皮、漢防己、茯苓各20克,茵陳(後下)、豬苓、車前草、石見穿各30克。

  中成藥:利佳片,安替可膠囊,金龍膠囊,大黃廑蟲丸,抗瘤解毒膠囊。

  靜滴用中藥制劑有榄香烯,康萊特。

  [預防與調養]

  1.肝癌術後及放、化療期間的飲食調理同胃癌。禁有一切劇毒藥物。

  2。可選站樁或太極拳練。術後不宜練功過早和活動量過大。腹水過多及肝包膜和,陌結節有破裂可能者,不宜練動功。避免腹壓過大和憂郁憤怒。

  3。如有腹部劇痛、嘔血、便血時,應速送醫院搶救。術後宜3月復查1次,一般病人每月復查1次。

Copyright © 環球肝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