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肝病網 >> 肝部疾病 >> 其他肝病 >> 了解病毒性肝炎的中藥療法

了解病毒性肝炎的中藥療法

  對於以谷丙轉氨酶增高為主的病例,偏於濕熱重者可選用垂盆草制劑,偏於肝腎虛者可選用五味子制劑,還可用肝炎靈注射液。當酶值降至正常後,應逐步減量,繼續治療2-3個月後停藥,不可驟停,以免反跳。

  病毒性肝炎,該疾病,傳染性強,發病快,給人們生活、工作帶來嚴重不便,如果不加以重視,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會引發更嚴重的肝硬化,肝癌等病症,乙肝如何醫藥治療呢?

  病毒性肝炎一般可按中醫傳統分為黃疸和無黃疸兩大類,黃疸又分為陽黃和陰黃進行診治,但需重視分析中醫病機,強調辨證論治。

了解病毒性肝炎的中藥療法

  (一)急性病毒性肝炎:不論黃疸型還是無黃疸型,其病因多為濕熱蘊郁,清熱利濕選用藥物:茵陳、虎杖、龍膽草、蒲公英、車前草、栀子、板蘭根、大黃、黃芩、苦參、馬蘭根等。芳香化濁選用藥物:霍香、佩蘭、白豆蔻、草豆蔻、厚樸、菖莆、蒼術等。

  調氣活血選用藥物:郁金、柴胡、香附、川楝子、陳皮、大腹皮、澤蘭、丹參、赤芍等。根據上述治則結合病例選藥組方,熱偏重者可參考茵陳蒿湯、栀子柏皮湯加減化裁,濕偏重者可參考茵陳四苓散、三仁湯加減化裁。瘀膽型肝炎多與濕熱瘀阻肝膽失洩有關,一般亦按陽黃治療,在下述治則基礎上重用消瘀利膽法(如赤芍、黛礬散、硝礬散等)。

   (二)慢性遷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動性肝炎:

 

  其病機比較復雜、常由濕熱病邪蘊結不解、日久傷及髒腑和氣血,導致衰退性變化和失調性變化。衰退性變化可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和陰陽兩虛、氣血兩虛等不同。失調性變化則多為氣血失調(如肝郁氣滯、氣滯血瘀)、脾胃不和、心腎不交等。慢性肝炎治療原則應去邪、補虛、調理陰陽氣血三結合,辨證時應分析邪之性質、虛在何髒以及陰陽氣血失調的程度,從整體出發制訂治療方案。

  1。對於以谷丙轉氨酶增高為主的病例,偏於濕熱重者可選用垂盆草制劑,偏於肝腎虛者可選用五味子制劑,還可用肝炎靈注射液。當酶值降至正常後,應逐步減量,繼續治療2-3個月後停藥,不可驟停,以免反跳。

  2。若為濁絮異常者,可適當選用當歸丸、烏雞白鳳丸、河車大造丸等。

  3。對於乙型肝炎、HBsAg陽性者,可著重從解毒、補腎治則入手。

  4。對於慢性活動性肝炎,應重視益氣、養血、涼血、活血治則的應用。

  5。對於細胞免疫功能低下者可選用健脾、益氣、補腎等扶正培本的中藥。

  6。對於免疫球蛋白明顯增高、體液免疫功能亢進,或有自身免疫現象,以及免疫復合物檢測陽性的病例應重視涼血活血治則的應用。

  7。對於伴有血脂增高者可選用清肝利膽、化痰消積的中藥如金錢草、草決明、山楂、澤瀉等。

  (三)重型肝炎:

  頗似“急黃”(也稱“瘟黃”)。若見濕熱毒盛、彌漫三焦者,治宜重劑清熱解毒,以黃連解毒湯或清瘟敗毒飲加減。若見濕熱傷營入血,迫血妄行者,治宜清營涼血化瘀法,以清營湯含犀角地黃湯加減。若見瘟邪逆傳,蒙蔽心包昏迷不醒者,治宜清宮開竅法,以安宮牛黃丸加減。若見氣虛血脫、陽陰離絕,當用大劑獨參湯或生脈散。

  促進肝組織修復,改善肝功能,抗肝纖維化的中藥治療:

  ①ALT升高長期不降者:濕熱偏重者可選用垂盆草、山豆根及其制劑;濕熱不顯者可選用五味子制劑。在酶值降至正常後應該逐步減量,繼續治療2~3後停藥,以防反跳。丹參和毛冬青有活血化瘀作用,與上述藥物合用可提高療效。

  ②改善蛋白代謝:以益氣養血滋陰為主,可選用人參、黃芪、當歸、靈芝、冬蟲夏草等及當歸丸、烏雞白鳳丸、河車大造丸等。

  ③抗肝纖維化:以活血化瘀軟堅為主,可選用桃紅、紅花、丹參、參三七、百合、山慈茹、柴胡、鱉甲、庹蟲等。

  中藥療法和西藥療法比較,毒副作用相對來較小,但是藥效顯得緩慢一些,對於一些腸胃不好,西藥反應比較大的患者是個不錯的選擇,所以患者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療法,早日治愈病症。

Copyright © 環球肝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