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多是從急性病毒性肝炎轉變而來,機體自身免疫功能紊亂,長期應用損害肝髒藥物及機體對藥物過敏,酗酒以及某種酶的缺乏,代謝紊亂等均可導致本病的發生。那麼慢性肝炎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丙型肝炎是引起慢性肝炎的常見原因。大約75%的急性丙型肝炎轉化為慢性肝炎。乙肝病毒,丁肝病毒,可引起少數慢性肝炎,甲型和戊肝病毒不引起慢性肝炎。藥物如甲基多巴、異煙肼、呋喃妥因和醋氨酚引起慢性肝炎,特別是長期服用更是如此。肝豆狀核變性,一種罕見的遺傳性銅代謝異常疾病,可在兒童和年輕人中引起慢性肝炎。
許多慢性肝炎病人不能發現明顯的病因,這些人中的一部分,似乎體內過度的免疫反應引起慢性肝炎,這種情況稱為自身免疫性肝炎,婦女比男性更為常見。
慢性肝炎以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多見,丙型及丁型肝炎(HCV及HDV)次之。乙型肝炎慢性感染者占世界入口5%、西方國家陽性率僅占總人口0.2%、東南亞、非洲和中東國家高達20%、我國HBsAg攜帶者的占10%。20世紀80年代以來,由於乙肝疫苗的廣泛接種,雖城市乙肝的發病率有明顯降低,但由於廣大農村疫苗接種的局限性和社會環境的影響,慢性肝炎臨床仍不少見,部分病程遷延嚴重影響了兒童健康,應予以重視。
發病機制:
乙型肝炎的發病機制較為復雜,迄今尚未完全闡明,經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病人肝髒受損,並不是HBV在肝細胞內繁殖的直接結果,機體的免疫反應,才是引起肝細胞損傷的重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假設。
1、細胞介導免疫
認為T細胞對肝細胞的細胞毒作用在清除HBV感染的肝細胞及造成肝細胞損傷中是重要因素;非T細胞對肝細胞的細胞毒作用是抗LSP(抗肝細胞膜特異性脂蛋白)介導的ADCC(抗體依賴細胞的細胞毒)反應。這是乙型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病人肝細胞損傷的共同途徑。它既能引起HBV感染肝細胞的損傷,又能引起未感染肝細胞損傷。
2、免疫調節
(1)對細胞免疫反應的調節作用:細胞免疫反應受機體免疫調節系統控制主要有Ts(抑制性T細胞)、HLA(人類白細胞抗原)、干擾素、IL-2(白細胞介素-2)等參與。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由於免疫調節功能紊亂,可導致肝細胞持續損傷。
(2)對體液免疫反應的調節作用:對HBV包膜抗原的體液免疫反應在清除病毒的過中起重要作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由於免疫調節功能紊亂,血清中不能檢出抗前S和抗HBs,不能徹底清除病毒,導致疾病遷延不愈。
(3)HBV存在方式的影響:肝細胞內包含整合HBVDNA時,不能復制完整的病毒,就不易被T細胞識別而持續存在,HBV的持續存在,能誘導機體產生一系列的免疫反應。
我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大多系在胎兒及嬰幼兒期感染了乙型肝炎的病毒。一方面由於此時期機體免疫功能尚未發育成熟,從母體血液中感染大量病毒,並與母體分泌物密切接觸,反復在同一抗原刺激下,易導致免疫耐受;另一方面由於小兒免疫功能不完善,特異性及非特異性免疫功能都較低,機體不能產生足量的高效價抗體,缺乏有效的細胞毒T淋巴細胞效應,以及內源性干擾素產生不足等因素,不能將病毒清除,這樣HBV不斷在肝髒內復制繁殖,並釋放到血液中,進入未被感染的肝細胞,至兒童期甚至成人期成為慢性HBV患者。
丙型肝炎的發病機制目前尚不清楚,認為HCV可能直接引起肝損傷,但更多的研究認為免疫發病機制在丙肝的發病中可能起著更重要的作用。
丁型肝炎發病機制中,有的認為是HDV對肝細胞直接細胞毒作用;有的認為是CTL(殺傷性T淋巴細胞)為主的免疫調節機制在肝損害中起主導作用;也有認為是HDV和HBV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其確切機制尚不能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