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肝病網 >> 肝部疾病 >> 乙肝 >> 關於乙肝 >> 乙肝治療清熱解毒法

乙肝治療清熱解毒法

    一、定義

    使用苦寒清熱藥物,組成可以清熱邪、解熱毒的方劑以治療各種熱毒病證的方法,稱為清熱解毒法。

    二、作用

    清熱解毒法具有清除病邪、撤退高熱、保護正氣、防止傳變等作用。

    現代科學研究逐漸發現中醫清熱解毒法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1)調節和增強機體多種免疫功能。如促進抗體生成,促進淋巴細胞的轉化,促進特異性體液免疫,增強細胞免疫,抑制過敏反應等作用。例如金銀花、紫花地丁、黃芩、黃連、蒲公英等藥,能提高淋巴細胞的轉化率。白花蛇舌草、黃連、黃芩、大蒜等,能興奮網狀內皮系統和提高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大青葉、山豆根、金銀花、野菊花等藥物,有增進白細胞吞噬功能的作用。

    (2)增強腎上腺皮質功能,調節機體應激反應。如生甘草、玉竹等有類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

    (3)鎮靜的作用。一些清熱解毒藥可通過降低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或通過加強皮層抑制過程,或通過對外周神經肌肉的抑制等作用,而起到鎮靜的治療效果,對急症高熱的煩躁、抽搐等症狀有治療作用。如黃芩對大腦皮層有抑制作用,生石膏對神經肌肉有抑制作用,知母等能降低神經系統的興奮性。

    (4)解熱作用。如生石膏、黃連、黃芩、山栀子等,能抑制產熱中樞。

    (5)調節血管通透性而起到消炎作用。如魚腥草等能使血管擴張,生石膏等能降低血管的通透性,有利於消炎、消腫。

    (6)其他還有如強心作用,利尿作用,解毒作用,調整血壓,調整體液和電解質等作用而改善了人體的內環境,有助於機體自身調節能力的恢復等等。

    三、適應證

    凡急性黃疸(或無黃疸)型肝炎、重型肝炎等,證屬熱毒壅盛者,即適用本法治療。證見高熱、身目發黃、並迅速加深,煩躁狂亂、兩脅刺痛、腹脹滿、口干口苦、口氣臭穢,咽喉燥痛、大便秘結、小便黃赤,甚則尿血、便血,或斑疹隱隱、神昏谵語,或抽搐。舌質紅繹,苔厚黃燥或黃膩、脈滑數或弦數有力。

    熱毒熾盛,邪正相爭劇烈,所以高熱,身目發黃並迅速加深。熱毒壅盛,氣機郁滯,故兩脅刺痛,腹脹便秘。熱毒侵入營血,迫血妄行,故出現尿血、便血、斑疹隱隱等各種血熱出血表現。熱毒內陷心包,擾亂神明,則躁擾不安,甚至神昏谵語。舌繹為熱毒入營入血之明證。舌苔深黃干燥等,為氣分邪熱仍亢盛而津液已傷的表現。

    四、常用藥物

    板藍根、大青葉、蒲公英、白頭翁、金銀花、連翹、紫花地丁、山栀子、龍膽草、崩大碗、白花蛇舌草、虎杖、苦參、秦皮、黃柏、黃連、黃芩、救必應等。

    以上藥物除白花蛇舌草和崩大碗性味甘涼之外,其余均為苦寒之品。其中大青葉兼有涼血消斑作用,白頭翁兼有涼血止痢作用,救必應兼有行氣止痛作用,虎杖兼有瀉熱通便的作用,敗醬草兼有活血祛瘀作用,紫花地丁、蒲公英有消癰腫作用,龍膽草性味大苦大寒,易損傷脾胃,所以,龍膽草最大劑量一般以不超過10克為宜。但在餐前服用極少量龍膽草(不超過0.5克)則反而有健胃作用,等等。使用時可以根據各種症狀的偏輕偏重,恰當地選用上述藥物。

    選用清熱解毒藥應注意:

    (1)由於此類藥物多為苦寒之品,有化燥傷陰之弊,若熱盛律傷或素體陰虛者,應配合甘寒清熱、養陰生津的藥物,如麥冬、天冬、生地黃、北沙參、玉竹、鮮石斛等,以保護患者的律液和正氣。

    (2)另一方面,此類藥物也很容易影響脾胃功能和損傷人體陽氣,所以使用時應中病即止,不可過用。尤其是素體陽氣不足,或脾胃虛弱者,更要慎用。

    五、常用中成藥

    1.安腦丸

    [藥物組成]人工牛黃、水牛角、黃連等多種地道中藥配方組成。

    [功能]清熱解毒、醒腦安神、豁痰開竅、鎮靜熄風。

    [主治]’可用於急性黃疸(或無黃疸)型肝炎、重型肝炎見有壯熱、煩躁不安,甚至神昏谵語、抽搐痙厥、舌質紅繹、舌苔黃燥、脈弦數等症者。

    [用法與用量]口服每次1-2九,每日2-3次,溫開水送服。病情重而神志不清患者,應溫開水溶化後鼻飼。根據病情,可連用10天左右。

    [劑型與規格]藥汁蜜九:每丸重3克。

    2.醒腦靜注射液

    [藥物組成]麝香、冰片、山栀子、郁金等。

    [功能]醒神止痙、清熱涼血、行氣活血、解毒止痛。

    [主治]可用於重症肝炎、肝昏迷等危重病。證見壯熱、身目發黃並迅速加深、惡心欲嘔、口中氣味臭穢、大便秘結、煩躁不安、嗜睡甚至神昏諺語、抽搐痙厥、鼻衄、嘔血、便黑、斑疹等症者。

    [用法與用量1肌肉注射:每次2-4毫升,每日1-2次。靜脈滴注:每次20-30毫升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鹽水注射液500毫升中滴注,每日1-2次g根據病情,可連用1周左右。

    [剖型與規格]注射劑:10毫升/支。

    3.清開靈注射液

    [藥物組成]牛黃、水牛角、黃芩、金銀花、山栀子等。

    [功能]清熱燥濕,涼血解毒,化痰通絡,醒神開竅。

    [主治]可用於溫病神昏諺語,中風半身不遂,急慢性肝炎,乙型肝炎,腦血栓形成,肺炎,上呼吸道感染,腦出血,高燒等疾病

    見有熱毒亢盛表現者。

    [用法與用量]肌肉注射,每次2—4毫升每日1—2次。靜脈滴注:每次20-40毫升,用5%或10%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鹽水注射液250-500毫升稀釋後使用。

    [劑型規格]每支10毫升,含黃芩甙50毫升,總重25毫克。

    [注意]

    (1)有表證惡寒發熱者慎用。

    (2)本品如發生沉澱或混濁時不得使用。如經10%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鹽水注射液稀釋後出現混濁亦不得使用。

    (3)本品偶有過敏反應,如出現過敏反應要及時停藥並做脫敏處理。

    4.黃連解毒丸(《外台秘要》)

    [藥物組成]山栀子、川黃連、黃芩、黃柏。

    [功能]瀉實火,解熱毒。

    [主治]可用於乙肝見有熱勢較盛的一般表現者。證見高熱、煩躁不安、口燥咽干、大便秘結、小便黃赤,或有吐衄發斑。舌紅、苔黃、脈數有力等表現者。

    [用法各用量]每次10-20克,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

    [禁總]非火熱實證者勿服。

    [劉型與規格]水丸:每袋重10克。

    六、常用方劑

    1.清瘟敗毒飲(余師愚《疫疹一得》)

    [藥物組成]生石膏60克生地黃20克水牛角30克黃連10克山栀子15克桔梗10克黃芩12克知母15克赤芍10克玄參15克連翹12克生甘草5克丹皮10克鮮竹葉12克

    [用法與用量]生石膏磨粉,其他藥物用清水四碗半,浸泡一小時左右後,中火煎為一碗半,待藥汁溫度不太燙時沖溶生石膏粉,過濾後分二次溫服。藥渣用清水三碗,復煎成一碗,沖溶頭煎來完全溶化的生石膏粉,過濾後一次溫服。以上的劑量為中等用量,如果病情嚴重者,劑量可以酌情再加大,病情較輕的患者,或者老年、兒童患者,應酌減用量。每天1劑。昏迷者頻頻鼻飼。

    因生石膏在水中的溶解度與水的溫度成反比,所以煎服反而降低藥效。若用滾燙的藥汁沖溶生石膏粉,最好待溫度適宜飲服時,再攪拌一下以增加其溶解度,過濾後才服用,這樣降溫效果較明顯。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救陰。

    [主治]可用於重症乙肝熱毒壅盛,充斥表裡上下之證候。證見壯熱、頭痛如劈、煩躁狂亂、兩脅疼痛、神昏諺語、口渴引飲、干嘔或吐血、或血衄、或見斑疹隱隱、舌绛、舌苔黃、脈細數。

    [方解]此證型較危急險惡,可見於重症肝炎等。即中醫所稱之“瘟黃”,也稱為“急黃”。死亡率比較高。濕熱蘊毒,熱毒熾盛,故出現黃疸並迅速加深。熱毒入營(血),熱盛動血,故出現嘔血、便血、斑疹隱隱等各種血熱出血表現。熱毒壅盛,氣機郁滯,故兩脅刺痛,腹脹便秘。熱毒內陷心包,擾亂神明,則躁擾不安,甚至神昏谵語。舌绛為熱毒入營入血之征象。舌苔深黃干燥等,為氣分邪熱亢盛,津液已傷的表現。

    此方含有白虎湯、黃連解毒湯、犀角地黃湯各方中的主要藥物,所以,此方具有這三首方劑的綜合作用,能同時大清氣分邪熱和(營)血分邪熱,“清瘟敗毒”之名稱即因此而來。

    因遵守《國際野生動物保護法》,所以此處用水牛角代替原方中稀少昂貴的犀角,但用量要加大。

    2.解毒清肝湯(作者經驗方)

    [藥物組成]蒲公英15克板藍根30克山栀子15克虎杖

    15克雞骨草20克獲苔15克白茅根15克丹參12克郁金12克敗醬草12克生地黃20克甘草6克

    [功效]清熱解毒,佐以涼血活血。

    [主治]凡乙肝急性期以熱邪為主,濕邪不明顯者均適用。證見口渴欲飲、高熱、煩躁不安甚則神昏谵語、大便秘結、小便黃赤,或有吐衄發斑,或身目發黃。舌紅、苔黃、脈數有力等表現者。

    [方解]濕邪漸化熱,轉變成熱重濕輕。熱盛於陽明胃,故口渴欲飲,濕困阻於太陰脾,則惡心欲嘔,納呆,脘痞腹脹。脾胃濕熱,熏蒸於肝膽,則身目發黃鮮明如橘子色。熱熾灼液,故有小便短赤,大便秘結等症。

    本方也是作者在臨床多年中的經驗方,療效比較肯定。方中蒲公英、板藍根、山栀子、敗醬草、虎杖等清熱解毒,其中敗醬草、虎杖兼活血祛瘀。白茅根、生地黃、丹參、郁金等清熱護陰,涼血活血。獲苔益氣健脾利濕。虎杖配合生地黃,一苦寒一甘寒,既瀉熱通便,又養陰生津。全方合之祛邪為主而不傷正,扶正為輔而不留邪。服用本方後,絕大多數患者很快自覺神清氣爽,脅痛明顯減輕或消失,黃疸較快消退,食欲增加,大小便通暢,其他症狀和體征也較快好轉。

    [加減]

    (1)黃疸較明顯者,可每天用田基黃20-30克,溪黃草20克水煎當茶飲。可連用一周或用至黃疸消退為止。

    (2)大便秘結者,加大黃8-10克以增強瀉熱通便的作用。

    (3)若大便溏而粘滯不爽者,此為兼有大腸濕熱,應去生地黃(因滋膩助濕),加大黃5-8克,川厚樸10克。

    (4)脅痛明顯者,雞骨草加至30克,並加白芍藥12克,玄胡索12克。

    (5)體質較弱者以及老年、兒童患者,應酌減用量。

    以上介紹了清熱解毒法以及相應的方劑、藥物在乙肝治療中的使用方法。運用清熱解毒法治療乙肝應注意:

    (1)清熱解毒法只適應於乙肝極盛期見有熱毒亢盛表現的實熱階段。乙肝後期肝腎陰虛之虛熱證,忌用本法。

    (2)兼有濕邪者不可單用本法,以免濕遏熱伏,反誤病情。
Copyright © 環球肝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