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肝病網 >> 肝部疾病 >> 乙肝 >> 乙肝常識 >> 病毒性肝炎小史

病毒性肝炎小史

  遠在公元前460~375年,西醫鼻祖希波克拉底就在《內科疾病》中提及“流行性黃疸”。我國的《黃帝內經》中也有黃疸記述。漢代張仲景所著《傷寒論》和《金匮要略》將黃疸分為5種類型,唐代孫思邈在《千金方》中又增補了“濕黃”。宋代則將黃疸分為“陰黃”和“陽黃”兩大類。古代所描述的黃疸大多為病毒性肝炎的黃疸型。

  1858年bambecga認為總膽管開口處炎症阻塞是病因,稱之為“阻塞性黃疸”。1868年virchow發現是為總膽管黏液栓塞引起,稱之為“卡他性黃疸”。1940年始證實是肝髒炎症引起。隨後蘇聯醫生首先認為是以肝髒損害為主的全身性感染,命名為“包特金病”。1939-1945年二次大戰期間,發生因注射器消毒不嚴格的血清性肝炎大流行,懷疑為濾過性病毒所致。1973年feinstone等用免疫電鏡從病人糞便中發現甲肝病毒,通過糞便傳染,當時稱之為傳染性肝炎(甲型肝炎),通過血清傳染的則稱為血清性肝炎(乙型肝炎)。

  1965年brumberg發現澳大利亞抗原。1968年認識到該抗原與肝炎有關,稱肝炎相關抗原(haa),即現今的乙肝表現抗原(hb-sag)。hbsag的發現對肝炎鑒別、血清免疫學診斷、自動被動免疫預防有重要價值。brumberg亦因此獲得了1976年諾貝爾醫學獎。

  1970年dane用免疫電鏡觀察到完整的乙肝病毒(hbv)顆粒。乙肝疫苗接種預防乙肝則由krugmam首先提出,已被廣泛運用。

  1979年可檢測出甲肝抗體。

  上個世紀70年代發現有一種非甲非乙型病毒性肝炎。直到1989年9月,才將通過輸血傳染的非甲非乙型肝炎命名為丙型肝炎,通過消化道傳染的非甲非乙型肝炎命名為戊型肝炎。

  1977年rizzetto等在意大利發現hbsag陽性病人肝細胞核內有一種新抗原,稱q因子,1983年被命名為丁型肝炎病毒(hdv)。後來認識到它單獨成不了氣候,總與乙肝重疊感染,為虎作伥,助纣為虐。

  現今,上述5型病毒性肝炎在許多醫院可以檢測鑒別。後來又發現在散發性急性肝炎和輸血後慢性肝炎中有不少病例,用現有靈敏的診斷技術可排除甲、乙、丙、丁、戊型肝炎,因此,可能存在已型和庚型肝炎。1996年linnen等正式報道了庚型肝炎病毒(hgv)。

  除上述之外,還有一些病毒感染可引起肝髒炎症病變,不過多以全身症狀為主,肝髒炎症多為繼發性,不典型。如腸道病毒、風疹病毒、麻疹病毒、腺病毒、hsv、vzv、eb病毒等均可引起病毒性肝炎。

Copyright © 環球肝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