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肝病網 >> 肝病百科 >> 傳播傳染 >> 乙肝傳播的三種類型介紹

乙肝傳播的三種類型介紹

  慢性乙型肝炎(簡稱乙肝)是指乙肝病毒檢測為陽性,病程超過半年或發病日期不明確而臨床有慢性肝炎表現者。臨床表現為乏力、畏食、惡心、腹脹、肝區疼痛等症狀。肝大,質地為中等硬度,有輕壓痛。病情重者可伴有慢性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脾大,肝功能可異常或持續異常。根據臨床表現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

  中國有一億五千萬乙肝病毒攜帶者?

  紐約時報發表一篇文章,題為“在中國,醫生骯髒的針頭傳播肝炎”。它說明了中國乙肝發病率特別高的原因之一。該文估計中國人有60%現在或過去曾患乙肝,而且中國有一億五千萬慢性帶病毒者。1999年在中國調查的聯合國共同國家評價委員會認為:“在很大程度上,乙肝非常高的發病率是由於在兒童時期進行了不安全的注射,以及普通的常見的病太多使用注射治療。”這種評價是以幾組證據為根據的。

  在一項1999年的研究中,中國研究者發現:在一個大的農業縣內,88%的注射是不安全的,主要原因是在不充分的清潔後重新使用針頭和注射器。1999年另一項調查,觀察到56%的農村醫生連續使用一支注射器為病人治療,只有在他們看見注射器內有血時,才更換針頭。(作者曾經觀察到:在一個長時期內,中國城市醫務人員為兒童進行免疫注射時,用同一支注射器給多個小孩子注射。只是輪到另一個兒童時才換針頭。而且只有在回抽有血進入注射器後,才更換注射器。還有些護士在抽血時,把多抽出來的血立即推回病人的血管內。)另一項研究發現中國兩歲大的兒童患乙肝的機會與他們所接受注射次數成正比。如果只接受過1-5次注射,那麽這組兒童只有12%被感染;如果他們曾接受6-10次注射,那麽這組兒童的發病率升高到25%;如果接受過11-20次注射,乙肝發病率就急升到62%。

  乙肝傳播的三種類型介紹

  乙肝是種傳播性疾病,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就是母嬰傳播,多數慢性乙肝病毒攜帶者是由母嬰傳播所致。乙肝的母嬰傳播也分為三種類型,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一一介紹。

  1、分娩過程中感染:母嬰傳播不少是在分娩過程中發生的。絕大多數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的母親分娩時產道混合液中可測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胎兒暴露於這一環境是乙肝病毒傳播的適宜條件。

  2、子宮內感染:即乙肝病毒在子宮內經胎盤垂直傳播。在胎盤組織、臍帶、羊水中均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存在,說明乙肝病毒有經過胎盤傳播的可能性。

乙肝傳播的三種類型介紹

  3、母嬰日常生活接觸: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母親的乳汁、唾液中都可測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這證實母嬰日常接觸傳播的可能性非常大。

  不適合懷孕的乙肝患者有這些

  1、乙肝病毒感染時間較長且肝髒損害嚴重,肝髒活組織病理檢查證實為肝硬化,伴有明顯的血小板減少,脾髒功能亢進,凝血功能障礙的患者。

  2、不適合懷孕的乙肝患者是急性乙肝患者,伴有明顯的肝功能異常者。

  3、肝功能異常較為明顯,且肝功能波動較大,常伴有蛋白比例倒置或低蛋白血症的慢性乙肝患者。

  4、曾有過懷孕史,但因肝髒不能承受而終止妊娠者是不適合懷孕的乙肝患者。

  5、患有腎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嚴重的肝外系統表現的慢性乙肝患者是不適合懷孕的乙肝患者。

Copyright © 環球肝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