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肝病網 >> 肝病百科 >> 肝病就醫指南 >> 難治性黃疸的中醫藥治療

難治性黃疸的中醫藥治療

  黃疸的發病,從病邪來說,主要是濕濁之邪,故《金匮要略·黃疸病脈證並治》有“黃家所得,從濕得之”的論斷;從髒腑病位來看,不外脾胃肝膽,而且多是由脾胃累及肝膽。黃疸的發病是由於內外之濕阻滯於脾胃肝膽,導致脾胃運化功能失常,肝失疏洩,或結石、積塊瘀阻膽道,膽液不循常道,隨血泛溢而成。病理屬性與脾胃陽氣盛衰有關,中陽偏盛,濕從熱化,則致濕熱為患,發為陽黃;中陽不足,濕從寒化,則致寒濕為患,發為陰黃。陽黃和陰黃之間在一定條件下也可相互轉化,陽黃日久,熱瀉濕留,或過用寒涼之劑,損傷脾陽,則濕從寒化而轉為陰黃;陰黃重感濕熱之邪,又可發為陽黃。故黃疸病的中醫證型除了濕熱蘊結之外還有很多兼症。

  黃疸一病,病在百脈,雜症叢生。對於黃疸的治療,一定要辨證施治,雜症兼治,方能效果顯著。脾腎陽虛證主要是采用溫補脾陽或溫補腎陽;脾虛濕困證主要是采用健脾利濕;熱結陽明證主要是采用通腑利膽,清熱瀉火;心下停飲證主要是采用溫化水飲;濕邪彌散三焦證主要是采用宣暢三焦;濕困脾陽證主要是采用溫化水濕;陽明腑實證主要是采用通腑瀉濁等。如陽明腑實證,可予赤芍承氣湯治療;脾腎陽虛證,可予附子茵陳退黃湯等。

難治性黃疸的中醫藥治療

  臨床工作中常有難治性殘黃,其病程長、療效欠佳,比較棘手。現代醫學認為難治性殘黃的主要原因是病毒控制欠佳,脾髒腫大導致脾髒功能相對亢進,紅細胞破壞過多,肝髒組織結構破壞、毛細膽管支架塌陷導致膽汁排洩不暢、自身抗體的存在導致免疫亢進。中醫學認為難治性殘黃的主要原因是濕熱未盡、寒濕困脾、痰飲內停、血分熱毒、氣滯血瘀。

  針對難治性殘黃的治療一般都采取中西醫結合方法,西醫主要是針對病因治療、調節免疫功能、脾亢可通過手術切除脾髒等方法治療。中醫主要是以活血化瘀、軟堅散結、健脾利濕為治則來治療。難治性殘黃病程長,兼症多,其中醫病機主要是濕熱、寒濕、瘀熱,根據唐祖宣教授的臨床經驗,結合我自己的臨床心得,尋覓病因,中西醫結合來治。

  總之,黃疸之病,主要四證(濕熱、火盛、寒濕、瘀熱),但兼證叢生。黃疸治則,主要四則(清熱、瀉火、溫補、涼血),但因人而變。殘黃難治,尋覓病因,中西醫結合。

Copyright © 環球肝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