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的進展悄無聲息,許多乙肝患者平時沒有察覺,就忽視了定期檢查,等出現了乏力、肝區隱痛甚至腹水等症狀才急著上醫院。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慢乙肝患者,頭一次檢查就被通知得了肝硬化。臨床接近半數肝硬化患者被發現時已經處於晚期肝硬化或肝癌階段,失去了最佳治療時機。
目前,中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約為2000萬人,其中近25%~30%慢性乙肝病人可發展為肝硬化,15%肝硬化可發展為失代償期肝硬化,5%~20%可發展為肝細胞性肝癌;代償期肝硬化病人5年存活率為55%,失代償期肝硬化病人5年存活率為14%。
肝硬化防治是眾多乙肝患者的心之所系,也關乎著千千萬萬乙肝患者家庭的幸福。
認清肝硬化,早發現早治療
肝硬化患者害怕肝硬化進展,更擔心會出現肝癌,但是對肝硬化的進程卻知之甚少。“肝硬化之旅”需要歷經肝纖維化、早期肝硬化、代償期肝硬化和失代償肝硬化四個階段。不同階段的肝硬化,症狀表現不一、後果迥然不然。
肝纖維化是由慢乙肝發展而來的,在正式升級為肝硬化之前,只要定期監測和隨訪並且進行有效的抗病毒治療就能遏制病情大步向前的速度。
早期肝硬化是肝纖維化和肝硬化之間的“橋梁”。及時治療,就可退後一步成為輕中度肝炎;耽誤治療,就會被迫前行一步發展成肝硬化。
代償期肝硬化的病情輕重不一,症狀也很不一定。有些輕度代償期肝硬化患者沒有任何症狀,也有些人稍感疲乏、食欲減退、腹部不適或右上腹部隱痛,但不會出現腹水。一般而言,輕度肝硬化患者只要成功抑制病毒復制,不超負荷工作,對工作和生活並不會造成很大影響。中度代償性肝硬化患者只要妥善處理合並症,也還可以維持基本的工作和生活。
失代償性肝硬化的病人自感虛弱,輕微活動後易疲乏,日漸明顯而且食欲不振、腹脹、稀便、不消化,有些患者會出現腹水或黃疸。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一旦失代償,生命周期就會大幅縮水。
肝硬化進展,可延緩可逆轉
很多人得了肝硬化後感覺“天都要塌了!”,甚至感到自己來日無多。其實,肝硬化並不那麼可怕,防治得當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副主任、北京友誼醫院肝病研究中心主任賈繼東教授談到“人類對肝硬化的認識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最早認為肝硬化是不可逆轉、不可恢復的。現在已經有大量的動物實驗和人類研究證明,如果你能去除病因,肝纖維化是可以逆轉的。比如喝酒的人,一旦戒酒病情就會好轉;由於乙肝病毒引起的肝纖維化,只要把病毒抑制住病情也會好轉。”
在乙肝治療領域內據具有裡程碑意義的4006三年研究就證實:通過拉米夫定3年治療,可以把疾病進展減少55%,肝癌的發生減少51%。這個結果使全球醫生首次明確長期抗病毒可延緩疾病進展,肝硬化未必一定會惡化。2010年公布的4006研究10年隨訪數據更是表明,部分早期肝硬化患者在長期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療後甚至出現了病情的完全逆轉。
步步為營,防治肝硬化
從肝炎到肝硬化,每個階段情況不同,治療目標也不一樣。賈繼東教授強調“慢乙肝患者,我用藥是希望他不得或者推遲肝硬化;有肝硬化的患者,我希望他維持在代償期,不發生失代償或肝癌;到了失代償,治療以後可以改善病情可以延長生命,這就是步步為營的策略。”
針對慢乙肝患者,2010年最新出版的《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專家共識》指出,HBVDNA水平超過1×104拷貝/ml和(或)血清ALT水平超過正常值上限的乙肝患者都需要進行抗病毒治療。此外,肝活檢顯示中度至重度活動性炎症、壞死和(或)肝纖維化的患者,也應該立即開始抗病毒治療。堅持長期有效的抗病毒治療,並定期監測能夠有效控制住病情,減少發生肝硬化、肝癌等嚴重並發症的幾率。
代償期肝硬化患者,如果檢測到乙肝病毒,即使肝功能正常,也需要積極進行抗病毒治療。出於副作用的考慮,多數臨床醫生推薦此期的病人使用核苷類藥物進行口服抗病毒治療;如果非要用干擾素,必須謹慎小心。除此之外,代償期肝硬化患者還要“未雨綢缪”,預防發生肝細胞癌、胃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等嚴重的並發症,造成“病上加病”的惡果。
如果肝硬化到了失代償期,就不得不運用核苷(酸)類藥物進行終生治療。只有通過抑制病毒復制、改善肝功能,才能延緩或減少肝移植的需求。由於干擾素有誘發肝衰竭的危險,在此期病人的治療中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