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肝病網 >> 肝病百科 >> 肝病就醫指南 >> 乙肝治療關注的三個焦點

乙肝治療關注的三個焦點

  焦點一:追求停藥後的長期療效

  慢性乙肝,其實是乙肝病毒和人體免疫系統之間的一場“持久戰”。控制病毒,讓它長期不能翻身(升高),甚至檢測不到,即為取勝。

  不過,單純抑制乙肝病毒,並不能獲取長久的勝利,尤其是那些免疫功能不活躍的病人。這就導致在抗病毒治療停藥後,病情常會復發,很多病人不得不長期甚至終生服藥。

  目前,抗病毒治療是否有效,主要看兩個方面——停藥後持久應答和維持應答。兩者的不同之處在於,前者在治療結束後,病人不用抗病毒藥物,也能持續抑制病毒,病情不復發;後者則需要靠長期用藥,才能抑制病毒復制,否則易反彈。

  現已清楚,乙肝病毒復制活躍對肝髒不好;若能讓病情持久穩定,則能使肝硬化和肝細胞癌的發生率下降,生存率及生活質量也會相應提高。因此,讓乙肝病情在停藥後得以長期穩定,無疑是醫生和病人都熱切追求的。

  焦點二:清除表面抗原,新的治療終點

  長期以來,乙肝抗病毒治療成功的指標有三個,其中,效果最佳的是表面抗原(HbsAg)清除,其次是e抗原(HbeAg)血清轉換(即大三陽轉小三陽),最低的是乙肝病毒被抑制(HBVDNA這一指標降低)。

  台灣學者的一項研究發現:把表面抗原和e抗原都是陰性的男性病人發生肝細胞癌的相對危險性定為1的話,那麼,e抗原陰性而表面抗原陽性的男性病人(如小三陽),其相對危險性增加9.6倍;而表面抗原和e抗原都陽性(大三陽)的話,危險性更增加至60.2倍。

  目前,用於治療乙肝抗病毒的藥物主要有兩種——核苷類似物和干擾素類。核苷類似物主要以抑制病毒為主,抑制作用較強,但耐藥問題一直困擾醫生及病人;而干擾素不僅能直接抑制病毒,還具有獨特的免疫調節作用,能通過自身持久的免疫來控制病毒,故獲得e抗原血清轉換的機會也較大,尤其是使用長效的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據研究報道,少數病人還有獲得表面抗原轉陰的機會。

  焦點三:定量監測,讓療效看得見

  如何才能及早知道自己的治療效果,以及表面抗原轉陰的可能性有多大,是病人所關心的問題。

  國際最新研究明確顯示,在治療期間,通過抽血作e抗原半定量及表面抗原的定量檢測,觀察它們的變化,不僅可了解藥物的療效和病毒的抑制情況,還可預測治療結束後的病毒持久抑制情況,對長期療效有預測意義。

  如最新一項研究發現,一些e抗原陰性(小三陽)的慢性乙肝病人,使用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治療48周時,表面抗原水平降至10單位以下;這小部分人在治療後的3年內,表面抗原的消失率達到52%。

  雖然,就目前而言,能獲得表面抗原轉陰的人只占少數,但起碼給予了病人一絲希望。

  通過監測e抗原及表面抗原的滴度變化,可讓病人直觀地看到療效及預測未來的希望如何,也堅定了治療的信心。所以,有條件者(包括病人和醫院),應在治療時,積極進行監測。

Copyright © 環球肝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