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普通人群中乙肝病毒(HBV)的感染率比較高,在血液中檢測出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核心抗體(anti-HBc)同時陽性時,俗稱“大三陽”,在血液中檢測出表面抗原、e抗體(anti-HBe)、核心抗體同時陽性時,稱“小三陽”。其實,“大三陽、小三陽”的叫法是非專業的名詞,現在這一概念已被逐漸淡化。但是由於這種叫法在老百姓中廣泛存在,所以專業醫師還不得不用於對患者病情的解釋中。許多患者認為“大三陽重,小三陽輕”,只有將“大三陽轉化為小三陽,甚至大、小三陽全部轉陰”才是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治療的最終目標。
為什麼人們會產生徹底轉陰這種強烈的願望呢?首先,因為乙肝患者面臨的不僅是機體的病痛,而且面臨著沉重的社會壓力和心理壓力。如果乙肝標志物陽性,升學、就業、結婚都會受到歧視,這就是大眾盲目追求乙肝治療轉陰的根源所在。其次,鋪天蓋地的乙肝治療廣告正是抓住了乙肝患者急於轉陰的心理預期,一方面誇大乙肝的危害,一方面虛誇其治療轉陰的功效,對盲目追求“轉陰”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壓力越大,徹底轉陰的願望就越大。但事實上,這種觀點是非常不正確的,也不符合目前乙肝治療的實際情況。不當的治療不僅勞民傷財,對疾病無治療作用,而且耽誤了患者正確治療的時機,有時甚至反而會造成肝髒損傷。
為什麼有的患者使用了某些中藥驗方後可出現部分病毒指標轉陰呢?這是因為,成人急性乙肝患者90%可以自愈,也就是說這類患者即使不治療也會出現自然轉陰;而慢性乙肝患者在疾病的自然發展過程中本身既包括有1.2%的自愈率,即表面抗原轉陰的存在,也包括緩解與惡化交替。有些不法之徒利用化驗單和中草藥大做文章,出具假報告單,在中藥中加入轉陰效果較好的西藥,而忽視了藥物的副作用及正規療程,患者出現了一定療效就盲目停藥,病情出現反跳,不但經濟受損失;而且心理壓力更大。還有些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雖然乙肝病毒指標“轉陰”(這些轉陰可能是病毒變異造成的),但出現了疲乏勞累、腹脹納差、面色萎黃、肝功能損害加劇、凝血機制惡化等情況,此時再到專科醫院就診,由於用藥情況不清楚,會導致醫生對病情判斷失誤,延誤診治。
對於慢性乙型肝炎治療與否以及治療的目標,無論對醫生還是病人都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有相當一部分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平常身體沒有明顯不適,偶然抽血化驗發現體內有乙肝病毒存在,肝功能完全正常,乙肝病毒主要復制指標e抗原和脫氧核糖核酸(HBVDNA)為陰性,肝組織病理檢查往往提示沒有炎症活動或僅有輕微炎症存在。這些人群可視為正常人,不必用藥。如果一味要求“轉陰”,到最後非但不能轉陰,反而會招來意想不到的後果,如藥物性肝炎等。
對於肝功能異常,乙肝復制指標陽性,有臨床症狀的乙肝患者要有明確的合理的治療目標,比較客觀科學的療效判定標准。可分為以下2種:①理想目標:病毒清除。表現為血清中表面抗原轉陰,血中及肝髒組織的脫氧核糖核酸檢查均為陰性,肝功能正常,無明顯的臨床症狀,且追蹤觀察1年以上無復發。這是最理想的治療目標,但由於沒有特別有效的徹底清除乙肝病毒的藥物,所以目前比較難以達到,國際上不以此作為乙肝治愈的標准。②現實目標:臨床治愈。血清生化指標如轉氨酶、膽紅素等恢復正常,臨床症狀明顯改善或消失,血清中脫氧核糖核酸轉陰,e抗原消失,e抗體出現,且追蹤觀察1年以上無復發,即視為臨床治愈。此類患者血液中無完整的病毒顆粒,故傳染性極低。肝髒損傷相對較輕,對於招工、升學及妊娠無明顯影響,可進行正常的社會活動,但仍應堅持復查,觀察病情變化。
對於不同病情的慢性乙肝患者,選擇個體化治療方案十分重要。所以,必須選擇正規醫院的肝炎專科或正規的肝病醫院,進行反復化驗、動態觀察,作出科學的判斷,才能為患者制定或調整治療方案。慢性乙肝病變發展、發生的原因是乙肝病毒的持續存在與繁殖,抗病毒治療是慢性乙肝治療之本,是公認的治療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