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肝病網 >> 肝病護理 >> 常見誤區 >> 治乙肝 得遏制過度診療

治乙肝 得遏制過度診療

  乙肝病毒DNA尚有許多不成熟的東西,並不適合廣泛用於臨床

  乙肝病人往往都有這樣的經歷:起先由於經驗不足,認識不夠,治療走了不少彎路,輕信廣告和“偏方”、“驗方”,就診於某些個體醫院或診所,花費成千上萬,但是最終顆粒無收。後來又轉投其他醫院,但是大量的檢查項目和昂貴的治療費用,使患者難以承受。有的患者使用正規的聯合抗病毒治療方案:干擾素聯合拉米夫定,一個療程下來,花費醫療費用兩萬多元,但是效果也不盡如人意。乙肝患者長年累月的診療,足可以使其因病致貧、傾家蕩產;乙肝診治面臨著診斷項目不斷翻新、治療藥物層出不窮、患者診療費用不斷攀升的狀況。10多年前,患者充其量作一些乙肝“兩對半”檢查和B超檢查,治療只有為數不多的幾種藥物,花費也比較少,可如今的檢查項目和使用藥物名目繁多,但療效幾乎沒變,傳染病從業人員不得不反思一下乙肝診療過程中存在的“過度診療”現象。

  近幾年來,在乙肝診治“市場”上存在一種錯誤的做法和說法,就是鼓動患者頻繁檢查乙肝病毒DNA定量,各地興起和大肆炒作乙肝病毒DNA檢測,稱通過定量檢查可以了解到傳染性大小和治療效果。目前,頻繁使用PCR方法檢測乙肝病毒DNA已經成為“時尚”,許多地方和醫院爭相開展。乙肝病毒DNA檢測被描述為可以判斷傳染性強弱以及治療效果好壞的“金指標”。一次乙肝病毒DNA檢測需要花費人民幣200元左右,有的患者一年要化驗乙肝病毒數十次,反復觀察乙肝病毒DNA數值的變化,想努力從中發現些什麼……

  解放軍302醫院感染七科醫學博士劉士敬說,迄今為止,乙肝病毒DNA尚有許多不成熟的東西,並不適合廣泛用於臨床。乙肝病人不分青紅皂白地都來檢查,其實是一種浪費。

  乙肝診療“過度”現象比較普遍

  所謂“過度診療”,就是過度運用超出疾病診療根本需求的診療手段,不需要做的檢查硬性檢查,不需要用的藥物硬性使用,可用可不用的診治項目一律進行,這些都屬於“過度診療”。

  據劉博士介紹,我國每年用於乙肝診療的費用超過500億人民幣,據不完全統計,其中20%左右屬於“過度診療”,這些“過度診療”使患者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也使疾病治療變得復雜,病情有可能更加嚴重。有資料顯示,住院病人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10%~20%,而過度用藥是導致藥物不良反應的主因之一。據估算,一個乙肝患者住進三級甲等醫院,人均住院經費一般都要超過1萬元,日均500元左右。一個門診乙肝患者一次診療費用平均650元。乙肝患者病情久治不愈,長年累月診療不斷,在這些花費中,不乏“過度診療”的成分。

  乙肝“過度診療”的表現

  一、檢查項目越來越多,檢查項目越來越細。乙肝病毒指標多達20多種(包括乙肝病毒基因分型和基因變異等),肝纖維化指標5項以上,肝功系列10余項,反映免疫功能指標10余項,蛋白電泳,血常規,B超及CT等影像學檢查;住院病人入院時還需要常規檢查艾滋病、性病等指標,以防某些疾病發生了院外感染。如果要把這些項目都做一遍的話需要幾千元。其實,不是每一個患者都需要將這些指標作一遍的,也不是患者每次復診都要重新檢查一遍,而是應根據每個病人的實際情況選擇必須進行的檢查。遺憾的是,現實臨床實踐中,確有不少患者長年累月接受著一些額外的、不必經常化驗檢查的負擔。一般來說,如果患者沒有進行特殊的抗病毒治療,就沒有必要頻繁檢查乙肝病毒指標和病毒變異指標。

  二、一些不太成熟的診療項目用於臨床,一些較為成熟、有效的診療方法卻被忽略。乙肝疫苗用於治療乙肝是公認的,但是不少地方都在動員患者嘗試乙肝疫苗聯合其他藥物如潘生丁等,治療乙肝病毒攜帶者和乙肝病人,這些嘗試實際臨床價值並不大。

  三、盲目追逐高、精、尖。乙肝患者病情穩定,沒有特殊不適,卻被動員進行CT和核磁共振檢查者,也不乏有之。有時CT檢查成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常規檢查項目,實際陽性檢出率很低,病人支付費用卻很高。

  四、大量醫藥廣告和醫藥促銷手段,使得患者承受過多的藥物重疊和頻繁換藥帶來的“過度診療”。醫藥的各種促銷活動,使得一些醫生選擇用藥失去了公正的立場,一些可用可不用的項目和藥物,可能就會加在患者身上;而患者也往往禁不住藥物廣告的宣傳誘惑,購買一些療效不佳的藥物反復使用。

Copyright © 環球肝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