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肝癌患者在同一天上午去同一個醫院看四位專家的門診,雖然四個診室只有咫尺之遙,可患者卻得到了四種截然不同的治療方案。介入科醫師推薦介入栓塞治療,外科教授建議行肝癌切除術,擅長局部治療的專家首選射頻消融治療,而移植醫師則視肝移植為最優方案……這個例子並非臨床個案。在我國是這樣,國外也基本如此。
從理論上講,對於一個患者,最好的治療方案應該只有一個。但是,醫學的發展導致學科門類細分,醫師在專業上各有側重,在技術各有特長,受制於全面認識水平和視角的局限,尚缺乏充分的理由和證據裁定最優治療方案。由於醫師們對各自專業更加熟悉,更加信賴,加之那無法回避的利益因素,出現上述狀況就不足為奇了。
筆者認為,從根本上改變這種狀況,至為重要的是普及應用科學和先進的肝癌治療理念,規范臨床實踐,醫師們不論專業和特長如何,都要站在同一個理念平台之上,才會有較一致的思維模式和決策水平,治療方案才會趨於一致。
理念平台重於技術設備
治肝癌需要多個學科攜手攻關,多種手段聯合應用,多個階段反復治療。肝癌治療水平絕不體現在先進技術和設備上,絕不標志於少數個案的滿意或“神奇”療效,更不等同於醫師精湛的外科技術,而大多取決於醫療團隊的理念平台及其產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理念平台是一個團隊綜合實力之體現,是提升醫療質量的首要手段。
治療肝癌須從本質著手
肝癌是個大概念,就像壞人既有小偷小摸,也有殺人犯一樣,肝癌之間也有本質上的不同。肝癌本質是指癌細胞基因決定的生物學性質,它決定了癌細胞的惡性程度、生長速度和轉移潛能等特性。制訂治療方案,不但要看肝癌的大小、部位等,還要觀其本質。對於惡性程度高、轉移傾向明顯者,不但要治療腫瘤本身,還應對其轉移潛能及其形成的癌周“危險地帶”進行有效治療。對於惡性程度低、轉移傾向不明顯者,宜選擇既微創又經濟的局部治療方案。
制訂方案要看相關背景
選擇治療方案,至少要考慮患者的肝功能、身體狀況、家庭和經濟三大背景。肝功能儲備是患者賴以生存的根基,維持生活質量的前提,與預後密切相關。治療肝癌,需對肝功能倍加呵護,“大手大腳”地治有可能損害肝功能,令患者生不如死。患者的身體狀況對選擇治療方案也有很大的制約,重要器官系統的疾患可降低對大創傷手術和麻醉的耐受性,“明知山有虎,不上虎山行”是降低病死率、避免悲劇的明智之舉。家庭和經濟背景決定著對治療的依從性,對於那些經濟支持能力差,又較為晚期的患者,切忌治到“人財兩空”。
治療手段需要科學聯合
肝癌治療手段的家族中,各有特長和不足。肝切除對於清除癌灶較為徹底,但創傷很大,僅適合肝功能好的患者;射頻消融等局部治療創傷很小,但徹底性稍為遜色,更適合(較)小肝癌;介入栓塞有助於對病灶性質和范圍的進一步診斷,對大肝癌療效明顯,但徹底性較差,不適宜單獨應用;肝移植根治肝癌、肝硬化、肝炎的徹底性均好,但創傷也大,費用昂貴,且只適合體積較小、轉移潛能較低的肝癌;免疫調節劑等藥物治療不宜單獨應用,僅可作為輔助治療。
可見,肝癌治療方案應該是在科學指導的前提下,在掌握病情基礎上聯合作戰,既能夠充分發揮各手段之優勢,又可以最大限度地彌補其不足。
療效提高有賴早期診斷
一般而言,肝癌的療效與其大小密切相關。小肝癌幾乎是“怎麼治怎麼好”,各治療手段樣樣奏效,患者可通過射頻消融等局部治療手段獲得堪與肝切除和肝移植相媲美的療效,避免手術治療的高風險和高費用。如獲正確治療,小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望在90%以上。而中晚期者卻相反,癌周衛星轉移灶、門靜脈癌栓等伴隨的病情限制著各治療手段的應用,令醫師束手無策。
療效、費用與肝癌大小的相關等現實凸顯出早期診斷的重要性,呼喚著“小肝癌時代”的到來。但遺憾的是,肝癌一般到了晚期才會有乏力、消瘦、疼痛等症狀,靠它們早期診斷,幾乎是不可能的事。當前,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早期診斷措施是對肝炎、肝硬化等好發人群定期普檢。 北京朝陽醫院京西院區肝膽外科孫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