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中藥的肝毒性
由藥物引起肝組織損害而發生的肝炎叫做藥物性肝炎。肝髒是人體最大的“化工廠”,不但是處理體內正常代謝產物的重要器官,同時還是所有藥物代謝和轉化(即解毒)的器官。
臨床所用的絕大多數藥物,尤其是口服的非極性藥物,經消化道吸收進入肝髒後,在某些酶類如單氫氧化酶、水解酶、乙酰轉移酶等的作用下,由脂溶性藥物轉變為極性強的水溶性化合物,然後隨膽外或尿液排出體外。而有些藥物則不被轉變為極性化合物,在肝髒中直接降解或滅活。
據研究,藥物的代謝大部分是由肝細胞中的內質網完成的。這是因為內質網中還含有輔酶,特別是還原型輔酶II。
此外,藥物在肝髒的代謝中還受到性別、年齡、種族、個體差異、給藥途徑、有無服用酶誘導劑及酶抑制劑、肝細胞有無疾病、膽汁排洩、腸肝循環、腸道菌叢以及藥物損傷肝髒與某種藥物在機體(或肝髒)內的停留狀態等等因素的影響,致使許多藥物對肝髒都具有直接或間接的毒害作用。
肝髒既是藥物代謝的主要場所,同時也成了藥物毒性反應的主要靶器官。如果某類藥使用時間過長、劑量過大,或屬於特異體質的病人,都有導致肝損害的可能;尤其是肝功能不全的病人其受損害的可能性則更大些,產生的危害性也相對更大些。
確診為藥物性肝損傷患者100例的臨床資料,中藥類占24%,為各種導致肝損傷藥物種類之首。林愛金[2]綜合了國內1998年至2002年發表的9篇有關藥物性肝炎的報道,中藥引起的肝損害占30.00%~74.14%不等,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