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的有效成分是乙肝表面抗原,這種乙肝表面抗原是酵母菌或CHO細胞的表面抗原。
乙肝疫苗不含有活微生物體,也不含滅活的乙肝病毒,只含有乙肝表面抗原和其他輔助成分。
健康人接種乙肝疫苗不會導致乙肝。乙肝攜帶者接種乙肝疫苗既不會產生預防或者治療效果,也不會加重病情。
接種乙肝疫苗應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避免因為不安全注射而傳染各種疾病。
乙肝5大傳播路徑
1、血液傳播:血液傳播是乙肝病毒傳播的主要途徑,和乙肝患者長期密切接觸,唾液、尿液、血液均可污染器具、物品,經破損皮膚、粘膜而傳播乙型肝炎病毒,急慢性肝炎及病毒攜帶者的唾液中都能檢查得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當健康一方口腔黏膜有破損時有可能被乙肝病毒感染。因此,當唇舌、口腔、咽喉等處出現黏膜破損或出血、感染、紅腫等情況時,應盡量暫時避免與乙肝的過於親近。
輸血及血制品傳播:獻血員HBsAg篩選後,此途徑傳播已明顯減少,但多次受血患者陽性率明顯高於一般人群。
靜脈藥瘾者HBsAg陽性明顯高於一般人群。針刺、紋身、割扎等亦可引起乙肝大三陽傳播。
2、母嬰傳播:母嬰傳播是我國乙肝的主要傳播方式,指攜帶有乙肝病毒的孕婦,其體液在分娩過程中污染了新生兒受損的創面或在產褥期密切接觸嬰兒,例如嚼食後將食糜團喂給嬰兒等。
母嬰傳播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個是垂直傳播,另外一方面就是水平傳播。大家一直認為母嬰傳播就是垂直傳播,其實不然。在宮內傳播引起的只占10%,懷孕期間在子宮內在胎兒期間被傳染的只是10%,不是很高。主要的是在圍生期和出生後的密切生活接觸水平傳播。作為一個大三陽母親,孩子出生後被感染性的可能性達到90%—95%,E抗原陰性的乙肝母親生下的孩子感染幾率要比E抗原陽性的低一半,大概45%—40%。
預防垂直傳播的方法就是HBV-DNA陽性母親的孩子出生後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越早越好,並程序注射乙肝疫苗,成功率約95%左右,應及時檢查是否產生抗體;DNA陰性母親的孩子可以只注射乙肝疫苗,保險起見也可以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3、父嬰傳播:父嬰傳播是指其精子中可檢出乙肝病毒DNA,該病毒存在於精子頭部的細胞漿中,精子進入卵細胞,盡管其母親無肝炎,但這種受精卵在形成胚胎過程中,乙肝病毒也在不斷增殖,使這種子代成為乙肝患者或病毒攜帶者。這種傳播方式較易被人忽視,雖然說乙肝病毒的父嬰傳播的幾率比母嬰少,但是一旦感染上同樣容易造成終身攜帶,但乙肝病毒的父嬰傳播只是乙肝病毒傳播的一種形式,並非遺傳病,只要按計劃的給孩子注射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可以阻斷父嬰間的垂直傳播。
但是乙肝的父嬰傳播主要是孩子出生後,由於孩子對乙肝病毒的免疫力缺乏,通過生活中的密切接觸,感染乙肝病毒,這種感染方式,我們稱之為水平傳播。
父嬰生活中密切接觸感染乙肝病毒一般需要兩個必要條件:1、孩子的機體免疫系統不健全,或孩子繼承了他們對乙肝病毒免疫的缺陷,使得在生活中接觸感染乙肝病毒。2、孩子的皮膚粘膜的損傷給乙肝病毒的傳染帶來機會。而這種生活密切接觸的感染主要發生在年齡較小的,免疫系統不健全的孩子中,因此,更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
4、性傳播:性傳播作為乙肝傳播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指在性生活過程中,男女雙方的性器官都可以出現損傷,而乙肝病毒攜帶者的精液或陰道的分泌物中都可能含有病毒,因此乙肝病毒可通過性生活傳播。預防的方法是,當發現一方攜帶乙肝病毒時,另一方就應及時接種乙肝疫苗。雖然我國目前已不再進行強制性的婚前檢查,但是為了預防乙肝及其他傳染病,年輕人最好還是在婚前自覺接受檢查為好。
此外,國內外報道性濫交、同性戀和異性戀性傳播的幾率也非常高。
5、親密的接觸: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公共物品,如,牙刷,指甲鉗,剃須刀等。此外,紋眉,紋唇線等,都是可以通過破損的皮膚進入體內的。但是正常的接觸是不會傳染此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