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的臨床表現是多種多樣的,治療的藥物也有所不同。一些藥物側重於改善肝炎的症狀,一些藥物有良好的降酶效果,還有一些藥物具有抑制乙肝病毒復制的作用。有些藥物,廣告將其作用過分誇大,不是能“轉陰”,就是可“軟肝”,其實就是一些能夠改善肝炎症狀的普通藥物。因此,患者在用藥前一定要弄清楚所服藥物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避免盲目購藥。
乙肝假藥騙術大公開!
劉小姐是“小三陽”,此前應聘的三份好工作因此失去機會。治病心切,盡管心裡知道乙肝表面抗原轉陰很難,但仍對廣告宣傳的“特效藥”抱有僥幸心理。花了3000多元買回的“轉陰王”吃了三個療程,肝功檢查發現轉氨酶反而增高了。B超檢查後發現,已經發展成早期肝硬化。
教授指出,治病心切是乙肝患者的普遍心態,他們希望在有限的時間內徹底清除乙肝病毒,所以特別容易相信一些所謂的土方、偏方和祖傳秘方,不少人吃了藥病情反而越來越嚴重。總體分析,目前在市面上宣傳的“治乙肝特效藥”主要從六個方面的對病人進行蒙騙。
騙術一:“陽轉陰”率是乙肝藥廣告最大賣點
“轉陰”被患者看做是乙肝治療是否有效的最重要指標,於是“陽轉陰”率便是乙肝藥廣告的最大賣點,記者注意到,無論是報紙、廣播,還是電視,都充斥著“陽轉陰”率高達90%、“轉陰王”、“肝炎克星”、“乙肝難關已由某某突破”、“成果獲國內、國際金獎、震驚世界”等等文字。
衛生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到目前為止衛生部門沒有批准過任何藥物為治療乙肝的特效藥,更沒有認可任何藥物可使“大三陽”轉陰。因此,那些所謂保證使乙肝“大小三陽全部轉陰”的說法是虛假、不實的廣告之辭。
專家提醒:目前公認的抗乙肝病毒的藥物只有干擾素和新一代的核苷類藥物。這兩類藥物也只能起到抑制乙肝病毒復制的作用,並不能將乙肝病毒從體內完全清除,治療中也還有一定的缺點。比如療程較長,藥價較貴等,而且還有一定的副作用。
騙術二:借用動物試驗宣傳藥品療效
有些藥物利用一些動物試驗和試管內研究的結果宣傳自己的藥品。例如:“某藥經某動物試驗可使某動物產生乙肝抗體”、“某藥在試管內有抑制乙肝病毒復制的作用”等迷惑消費者。
專家提醒:其實,一種藥物在動物體內和試管內的作用不一定能夠體現在人體內。先別提藥物在試管內的作用,就說動物細胞和人體細胞也還相差甚遠。另外,一種藥物不能只有抑制病毒的作用,就能用於治療乙肝,還要取決於它對人體的安全性。一般藥物需要做多次的臨床試驗以證明其療效和安全性後才能上市。
騙術三:借助專家和權威機構做宣傳
為了讓人信服,某些藥廠假借專家的聲譽,其實根本未經專家本人同意;或者是極個別不負責任專家的個人行為,廠家卻把它擴大為某個專家所在的權威機構的“權威認證”。
專家提醒:國家機關根本無權推薦任何藥品,治療疾病是醫生的工作。因此,患者應該到正規的醫院,請醫生根據自己的病情和化驗結果,給予適當的治療。
騙術四:利用中草藥做文章
利用人們認為中藥安全性高無副作用的心理,利用中草藥做文章。宣稱藥品為純中藥制劑,“祖傳秘方”,沒有副作用和療效高。
專家提醒:不良商家往往利用患者的三大心理圖利:一、中藥人人可開,正規醫生可開,自學成材者可開,江湖游醫也可開,所開中藥往往不經任何審查便可投入臨床;二是因為多種多樣的中草藥,經過不同的搭配組合,可演變成無窮無盡的方劑;三是因為大眾對中草藥的信賴,相當多的國人依然認為中草藥可去病根,安全性高。
騙術五:同一藥品多個廣告
很多廠家為避開審查,同一藥品可能會准備多個廣告文案:一號版本內容簡單,除了藥品名稱以外,廣告語只有一句---中醫治療乙肝新藥。這個版本是專為該藥通過當地藥監部門的廣告審核設計的;二號版本主要從突出治愈率優勢的角度出發。這個版本出現了“治愈率達到89%,功效包括治療乙肝大小三陽,轉陰率高”等這樣的廣告語;三號版本則是從消費者心理出發的。廣告設計出了一個讓患者出面講述服藥後,療效有多麼明顯;四號版本則從權威性方面考慮,邀請了中華醫學基金會的專家、教授出面,讓他們明確說出“藥效明顯,沒有毒副作用”、“經過臨床實驗,該藥的確能殺滅乙肝病毒,是中醫治療乙肝的一大研究成果”這樣絕對的語言。
專家提醒:藥品宣傳如此打廣告,其藥效好壞可想而知。
騙術六:將保健品吹噓成藥品
藥品和保健品是不同的。藥品是具有治療作用的,而保健品只有增強體質,補充營養的作用。有些廣告卻將保健品、保健食品說成了治療肝炎的神藥,大肆宣傳其功效。患者一定要注意區分。
專家提醒:區分的辦法是看一看藥品包裝上的批准文號是“准”字號,還是“健”字號。例如:只有含“國藥准字***”的才是藥物,標識為“衛食健字***號”的為國家衛生部批准的保健食品,而標識如“哈衛食准字***”“滬衛食准字****”則僅僅是地方省市批准的食品。
此外,低價誘惑誘你上鉤再讓你不得不掏光所有錢治病。比如很多廣告宣稱“先治療,後付款”,但實際上,它先給你用一部分藥,說這是免費的———但只有你長期服用,才有效果。而“長期服用”的藥就要花大價錢買。另外還有的廠家,以免費旅游為誘餌,讓患者購藥也越來越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