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尚不詳,參照一般腫瘤的預防方法,了解腫瘤的危險因素,制定相應的防治策略可降低腫瘤的危險,預防腫瘤的發生有2個基本線索,即使腫瘤在體內已經開始形成,它們也可幫助機體提高抵抗力,這些策略包括: 1.
提及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臨床醫生大多聯想到“糞口傳播”、“自限性”等特點,但這一上世紀80年代被發現的病毒無論從傳播途徑還是臨床表現和診斷等方面
人HEV有4個基因型、多種亞型 ※基因型1分為1a-e等5個亞型,是亞洲大流行和地方性流行地區最主要的類型。在古巴、委內瑞拉和烏拉圭也有一些小規模爆發。 ※基因型2分為2a和2b等2個亞型,在非洲
有些家長帶孩子去體檢時,聽醫生說孩子的肝髒有點大,在肋下能觸到,往往就會緊張起來,是不是孩子患了肝病?可再看看孩子面色紅潤,飲食、睡眠都很好,且活潑可愛,絲毫沒有患病的樣子,那麼肝大又是怎麼回事呢?
戊型肝炎(戊肝)常被認為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其受關注程度遠不及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然而,重症戊肝在臨床上並不罕見,除了孕婦以外,還好發於合並多種基礎疾病的老年人,這類患者病情遷延難愈、並發症多、救治難度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以及自我保健意識的提高,人們對孕期安全和新生兒健康等問題越來越重視。妊娠合並戊型肝炎(戊肝)涉及婦產科和感染科兩個領域,是臨床難點之一。我們采訪了上海市危重孕產婦會診搶
“病從口入”一直是腸道傳染病防控的難點,也是近幾年我國戊肝發病人數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7月28日是全國第四個世界肝炎宣傳日,很多人對戊肝非常陌生,事實上戊肝離我們並不遙遠。
為加強市民對戊肝病毒的了解,增加市民戊肝防治知識,煙台市疾控中心專家提醒市民,戊肝發病年齡以中年人、老年人為主,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發生,預防戊肝應重視飲食衛生,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不喝生水,不吃腐敗
毛肚、鴨腸、腰片、肥腸……火鍋店的生意越來越旺,這幾道菜算是桌上曝光率高的菜品了。這些菜如果沒燙熟,不光是拉肚子,還有可能染上可怕的戊肝病毒。 “惡心,不想吃
抱著經過一劫剛出生的毛毛,張女士喜極而泣。懷孕8個月時,一頓酣暢淋漓的“海鮮宴”,讓她感染上戊型肝炎,毛毛險些就沒了。 元月底在好友的婚宴上,懷孕31周的張女士一時沒管住嘴,
煙台市芝罘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介紹,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腸道傳播為主的急性傳染性肝炎,臨床表現類似甲肝,是一種人獸共患病,主要通過飲用被污染的水和食用被污染的食物而感染,輸血和人畜
神經痛性肌萎縮(NA)是一種原因不明的急性單相型臂叢神經紊亂疾病。目前認為 NA 的發病機制由多因素組成,大部分患者有前驅感染史。近年來,逐漸出現並增多的戊型肝炎(HEV)感染並發急性單相神經系統疾病
記者昨日從中山市疾控中心了解到,中山市今年1月~10月戊肝的發病率約為甲肝4.3倍,而疫情報告數據顯示,戊肝發病人數有逐年明顯上升趨勢,中山每年發病人數都有幾十例。對此,市疾控中心相關專家表示,秋冬季
有的寶寶剛出生時,皮膚的顏色紅潤,但喂母乳後不久,就發現皮膚變黃,而且久久不退。但寶寶能吃能睡,精神很好。經化驗,膽紅素多在每100毫升血20毫克以下。寶寶的肝髒和脾髒也不大,無貧血,白細胞數不高,肝
生理性黃疸:黃疸開始時間為生後2-3天,約持續1周,以非結合膽紅素升高為主,溶血性及肝細胞性,無臨床症狀。 新生兒溶血症:黃疸開始時間為生後24小時內或第二天,持續一個月或更長,以非結合膽紅素升高為
凡身體健康的已婚育齡婦女均可使用避孕藥,但有下列情況時不宜使用。 (1)進入體內的避孕藥都在肝髒進行代謝,經腎髒排洩,患有急慢性肝炎和腎炎的婦女使用後,會增加肝、腎負擔,故這類病人不宜使用。 (2
黑熱病是由黑熱病原蟲杜氏利什曼原蟲引起的一種傳染病。臨床以長期發熱、肝脾腫大、貧血及白細胞減少為主要臨床特征。這裡就向大家簡單談談本病發熱的主要特點。 發熱是本病最主要的症狀之一,患兒通常表現為不規
兒童患急性肝炎,主要是指甲型病毒性肝炎。這種病症狀明顯,病程短,恢復較快,一般8~14天黃疸症狀就消失,94%的病兒在4~5個星期後肝功能即恢復正常。 肝炎病兒為康復除了服用藥物外,還要注意休息和營
黃疸是由於血液中有一種叫膽紅素的物質含量增多而使眼白(鞏膜)以及全身皮膚粘膜發黃。這種物質增多的原因很多,有的是由於溶血或肝細胞結合膽紅素的能力減低引起,有的是由於肝細胞損害,也有的是由於肝內或肝外膽
肝炎病毒通過血液,體液,唾液,汗液等接觸並侵進到小孩的口腔、眼睛、鼻子、傷口等處時便傳上了肝炎。很多新生兒會得黃疸型肝炎,小兒黃疸有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病因也是不一樣的。這是新生兒時期特有的一種現